第三十六章 县衙坐堂-《大明抄书人》


    第(2/3)页

    赤帝卫将手掌一摊,便有一缕烛火般细小的焰苗从掌心窜起。

    扑闪两下,又熄灭。

    这动静,连道门最粗浅的掌中火咒,都远远不及。

    不过至少说明,炭炉烤珠有用。

    “无妨,此事不急于一时,缓缓图之。”

    方休也不苛求,点点头,接着道:“你继续乔装,若是那长乐帮的人再来,你一味不理会也显得奇怪,便答应他们,只是记住不要助纣为虐,为非作歹。”

    “属下遵命。”

    赤帝卫恭敬道。

    方休又嘱咐几句,才催月梭离去。

    回到无厌观时,天色已经微微发亮。

    又候一阵,街上开始有起早的人声。

    方休才出门,赶着早市买来些猪骨架跟几只老母鸡,并一些干香料,顺便挑一个大瓦罐,通通奉呗付账。

    回到无厌观,方休生火起灶,将处理好的猪骨架跟老母鸡放入瓦罐,撒上香料盐巴,倒入清水。

    熬!

    道门修行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道果也不是观想图。

    是吃面!

    外头店铺的面如此难吃,怎配得上方观主的求道之心?

    当然要自己熬汤自己煮。

    最重要的步骤也不能少——将赤帝御令投入灶里,用柴火遮盖住。

    料理完这一切,天色也才刚刚大亮。

    方休正要收拾收拾去东罗宫听经,却有一个熟人登门。

    之前西宛山召令时,白云殿关门拦客的那个知客小道童。

    这小道童长得清秀可人,只是迈进无厌观便小脸煞白,哆哆嗦嗦。

    交给方休一封文书,又快言快语转告几句,随即便跟无厌观里有头吃人老虎似得,甩开小腿匆匆跑走。

    “坐堂?”

    方休眉头一皱。

    打开文书,是西宛山的公函,写的正是要无厌观派人到西宛县衙坐堂的调令,下面盖着山监何真人的印信。

    都供府的月俸不是白给,辖下丛林都有日常公务,这一点方休早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