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神中识海-《大明抄书人》


    第(3/3)页

    眼前是无厌观厢房。

    他搬运气息运转周天,果然感觉灵动自在,如臂使指,效果远甚之前。

    依玉冠羽服方休所说,此时若吞先天元窍丹修行,能比开辟识海前省一半法币开销。

    默默温养几遍窍穴,方休才停下。

    趁夜色还深,催动太阴过月梭,遁出燕京城。

    月光很快掠到永宁门外,凭赤帝御令的反应,从流民堆里寻到赤帝卫。

    赤帝卫正躺在乞丐窝中,闭眼假寐。

    察觉到赤帝御令的气息,赤帝卫睁开眼,朝隐约方向看一眼,也不声张,闭上眼继续装睡。

    见他这般尽职入戏,方休才放下心来,回转无厌观。

    第二天,方休起个大早,去商铺购置陶炉跟炭火。

    特意挑了无烟炭,点上后摆在书桌一旁,一团暖融融气息。

    这是他昨日见张锦一手清光烘干墨迹时,忽而灵光一闪,生出的念头。

    其实抄书根本不必烘墨,一来佣书本就利薄,不比炭火值几个钱,二来一本书抄上一天,足够墨迹晾干。

    之所以置备炭炉,是以烘墨之名,烤珠子!

    赤帝御令被投入炉中,方休又催搬运法咒,拣着炭块将玉珠子遮盖住。

    按赤帝卫所说,赤帝御令可以吸收焰火恢复法力。

    只是方休静待许久,都未感应到珠子上传来一丝动静。

    想来是这火力太小,效用微乎其微,才无法察觉。

    也不怕。

    反正抄书一直都要抄,小火慢烤,迟早叫你外酥里嫩。

    抄书。

    一晃过去三天。

    这一天午后,姐姐方屏托人带来家信,说吴品已被良乡书院以诗词特例,收为院生。

    按说所有书院都是一般规矩,只在每年春考时才录取院生,这次良乡书院竟为吴品破例,可见明月几时有的才情。

    以信中所说,吴品起初还不答应,一度将良乡书院回绝。

    方屏也是心思机敏的人,自然不会在书信中说那明月几时有是抄来的,只说吴品不愿以诗词扬名。

    只不过吴品再倔,又怎抵得过方屏的“劝导”?

    自是乖乖听话,成为良乡书院的院生。

    院生,便是半只脚已踩在官场门边。

    “也不知,我有没有当首辅小舅子的命?”

    方休畅想一番五百万怎么花,才收好信,便听见有人来访。

    是张锦,抱着一幅画卷上门。

    这俊俏编辑,一见面倒是气势汹汹,开口颇有几分质问的意思:“方道长,你怎么不跟我讲清楚,那吴明月有这等才情?”

    呦,你小子终于读到中秋词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