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如此而已-《崛起在晚明》
第(2/3)页
只不过,王晃乃是自己的授业恩师这件事情,整个溧阳不曾有人知道。
只因为他李丰并非是溧阳人...
非是溧阳人,然而却能在鱼龙混杂的溧阳站稳脚跟,其中与他的老师王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老师,赵禅可结交?”
“可。”
王晃毫不犹豫的回应道。
“为何?”
“你不懂,有些事情不说为妙。”
王晃乃是弘治年的举人,他的朋党在朝野中皆是,甚至在高堂之上,也有他的党羽,李丰不知道的事情,王晃却知道。
闻言,李丰不在多言,沉默的他心里却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赵禅的举荐人是谁,李丰自然知道。
一个举人,一个倒霉的举人。
忽然,李丰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道:“难道是.....”
“不用说出来。”
说透不如点透,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即可,没有必要说出来,让第三者得知。
“学生明白了。”
“明白了就行。”
李丰乃是王晃的门生之一,但也是众多门生中,最为得意的一个。
聪慧机敏...
只可惜摊上了一个荒唐的正德皇帝,只能自认倒霉的留在这里。
愿意提点李丰,是王晃认为李丰还能再进一步。
下注!
他这辈子都在下注,如果....
王晃的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他不介意也在赵禅身上下一把。
输了,无伤大雅,赢了,则是大赚特赚。
然而,在回去的路途上,赵禅却是思考着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准备下一场的府试。
府试不比县试,府试有一府州的知府做主考官。
知府乃是正四品的大员,甚至在某些敏感的时期,说一府的知府乃是封疆大吏也不为过。
作为主考官,则是出自于对于府试的看重。
路途烦躁,赵禅静心凝神,驾驶着马车的关统则是哼着小曲。
人到中年,岁月不仅没有给关统带来半丁点的沧桑,反而让关统愈加的成熟,以往的关统都是一本正经的,难得有今日的这样的神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