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花蕊夫人-《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当年黄巢杀入关中,王建身为忠武八都之一,在杨复光的领导下,击败朱温,攻克邓州。

    黄巢被赶出关中,王建奉命进蜀中迎僖宗还朝,忽遇大火,栈道烧毁,诸军逃散,王建拉着僖宗的马从烟火中突围而出,僖宗疲累,枕着王建的腿睡着,自此受到僖宗的信重。

    对王建这个人,李晔说不上恨,也说不上喜欢。

    国之将亡,也就不怪别人起了异心。

    没有王建还有张建刘建,没有朱温还有黄温杨温……

    后世很多人把大唐灭亡的根源归咎在藩镇割据武人乱国,李晔倒觉得这是表象,主要原因是大唐精英阶层的普遍腐化,对山东中原江淮地区等实际控制区域敲骨吸髓。

    藩镇反而与大唐的本质是共生关系,一旦某个藩镇实力壮大,要跟大唐掰掰手腕,周围的藩镇就会响应大唐的号召,共同讨伐。

    大部分藩镇在不损耗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其实是愿意听从唐廷号召的。

    仆固怀恩之乱、李怀光之乱,二帝四王之乱,吴少阳吴元济等等,都是这么被平息下去的。

    朱温、李克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统藩镇。

    当初李克用父子作为外来户,在代北不守规矩,攻城掠地,僖宗一纸诏令,卢龙李匡威、昭义张钧、夏绥李思恭、阴山都督赫连铎群起而攻之,李克用父子败逃达怛。

    而朱温只是披着藩镇外衣,其本质是黄巢势力的延续,他比黄巢更狡诈,更适应这个时代。

    如果没有黄巢之乱,这种脆弱的平衡可能仍会维系下去。

    只不过大唐腐朽的不可救药,既得利益者索求无度,不管百姓死活,于是乎一夫振臂,万众揭竿。

    “蜀王在长安可存住的习惯?”李晔望着有些发福的王建道,昔日忠武八都悍将的影子不知所踪。

    到底是蜀中的锦绣养人啊。

    “臣早年随先帝戍守长安,长安亦是臣之故乡。”王建没有丝毫失败者的沮丧。

    李晔不得不佩服,怪不得在唐末诸雄中,他活的最长,“蜀王有什么需求,可以跟朕直接提,现在都是一家人,无需见外。”

    王建眼珠子一转,拱手道:“陛下,臣的确有事相求。”

    李晔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他就打蛇随棍上了,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

    不过说出去的话,也不便食言,李晔一脸温和笑意,“蜀王但说无妨。”

    “臣、臣的几个姬妾被、被有司收押,还望陛下放我等团聚。”

    李晔盯着他,还以为是什么过分要求,原来是这等小事,“即刻释放蜀王家眷。”

    王建大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