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心向背-《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唐军沿河下寨,几次小规模的强攻,皆铩羽而归。
杨崇本眉头紧锁,他为西南招讨使,位在诸将之上。
但如果连第一战都这么挫折,何日才能挺进成都?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攻不下此城,只是唐军兵力本来就捉襟见肘,若是在此地损耗太大,如何面对马殷?
他才是真正的敌人。
“大渡河险要,王宗范深有将才,我军兵力难以强攻,不如绕到东面乌蒙山,深入西川腹地。”吕师周提议道。
“乌蒙山,山连山山盘山,处处是天险,东爨人深居其中,斥候进去都很少能出来,大军进入,岂不是自寻死路?”杨崇本坐镇嶲州,对周边地形相当了解。
杨师厚道:“王建与马殷鏖战资州,离成都一步之遥,我军若是不能先一步进入成都,就会落在人后。”
杨崇本起身,全身盔甲铿锵作响,“王宗范没有扣押我军使者,说明其心并不想与我军对抗,也罢,普通说客不管用,本将亲自走一趟,若能说降此人,我军便能长驱直入。”
吕师周与杨崇本关系不错,忍不住劝阻,“将军身为一军主将,岂能亲自涉险?不如末将去。”
杨崇本笑了起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谅他王宗范也不敢对动手,此行不仅要去,还要大张旗鼓,若本将真有个三长两短,杨将军统领三军。”
杨师厚原本不怎么看得上杨崇本的,认为他只是机缘巧合,善于站队,才有今时今日之地位,然而现在听了他的一席话,不禁生出几分敬意。
杨崇本领着十几名侍从,高举“大唐西南招讨使杨”的大旗,敲锣打鼓的向黎州进发。
黎州蜀军人人惊讶,大唐攻灭南诏,杨崇本的大名也响彻蜀中大地,顿时人人侧目。
杨崇本令人在渡桥前大呼:“杨崇本拜见大唐黎州刺史王宗范!”
大唐二字喊的特别响亮,蜀军将士面色古怪起来。
王建是大唐的蜀王,黎州是大唐黎州,法理上并无差错。
不说大唐与蜀中的实力对比,就是两人的身份也是天差地别,王宗范只是黎州刺史,而杨崇本是西南招讨使,封疆大吏。
王宗范不敢托大,只能领着亲兵出来迎接,见杨崇本一身绯色圆领袍,盔甲武器全都没带,心中也就放松了警惕,令士卒放下渡桥,迎杨崇本过河。
众目睽睽之下,当着四周蜀军的面,杨崇本厉声喝问:“王将军阻挡王师,莫非是要与大唐决裂!”
刚才还喜笑颜开的,一上岸,忽然就变脸了。
相由心生,气势也是由心生,杨崇本背后站着的是大唐,而这三百年大唐早已深入人心,这一嗓子吼出来,仿佛雷霆一般震动人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