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五章 形势大好-《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兴唐府的粮食可以辐射到陕虢,凉州可以辐射至甘、肃二州,天唐府就不用多说,河陇唐军的大本营。

    像凤翔、长安这些产粮之地,原本就有粮仓,无需扩建。

    不过守捉城和烽燧堡已经没必要大规模重建了,草原和高原上的威胁,全都淹没在滚滚历史之中。

    与其修这些东西,还不如把路修建起来,只在一些险峻的必要之地修建守捉城。

    道路延伸的地方,就是大唐意志延伸之地。

    秋收之后,就是牲畜上膘的时间。

    河陇地区的百姓,无论唐民、党项、吐蕃,都会耕种、放牧两手技能,家家户户都养着几头羊,一些殷实的家庭,还有牛马。

    牛比羊还要好喂养,湟水、洮水、黑水两岸,不是所有的区域都被开垦成了田地,还有连绵的草地、林地以及山谷。

    青海南北则被划分为皇庄牧场,由辅军放牧。

    当年吐谷浑人正是凭借此地崛起,其牧场比过度放牧的河套还要优良。

    渭北的粮区经过元景成三年的打磨后,基本完善起来,不仅有庄户,还有赵扩的辅军协助。

    李晔特意把元景成调到天唐府,准备修建更多的水利措施。

    而且打通一些河道,运粮就不用车马和人,节省了运输的损耗,古代运粮若是路途遥远,往往路途中就吃掉一半以上。

    修建水道,关中的粮食就能直接经渭水至凤翔,直达渭州,或者陇西的粮食直接运往长安。

    “春秋时,秦晋之好,晋国大旱,向秦国求救,秦国以船漕东转,自凤翔直抵绛州。”元景成对李晔构想非常赞同,“此事不难,臣当尽力为之。”

    “水路朕交给你,陆路朕也要交给你,自河西到河湟、陇右、朔方、关中,道路全部扩建。”

    元景成皱起了眉头,“陛下请恕臣直言,如此一来,至少需要十万民夫五年之功。”

    李晔咋舌不已,没想到修个土路还这么麻烦,十万民夫五年的吃喝都不是小数字。

    唐廷刚刚有了一些家当,当然不能这么折腾。

    思前想后,只能在现实面前妥协,“第一阶段先把河陇的水道、陆道网建立起来,第二阶段再考虑关中地区。”

    关中经受了十几年的战乱,道路尽毁,李晔之前把长安至同州、潼关的道路稍微修葺了一阵,勉强够用。

    深秋之后,肉羊便成群结队的往各州城里赶。

    李晔也不吝啬,隔三差五的让唐军和辅军都吃上羊肉。

    秋天也是打猎的最佳时节,打猎同样是练军的手段,河陇地广人稀,有的是人烟渺茫的山谷林地,各军在得到李晔允许后,自行组织猎队,猎物自行分配。

    百姓只在家乡附近捕猎,唐军的马队却可以跑的更远,向南深入到多弥山地之中,向西则到了白兰道地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