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理性是商务合作的基础-《仕者生存》


    第(2/3)页

    “要是有地方帮着垫上,还差不多。”

    其他村干部也跟着附和。

    在几名村干部吵混后,秦明生说了话:“争议解决法院的设定,绝不能在他们那里。一旦发生纠纷的话,咱们想找法院还得去省里,到时两眼一抹黑,什么人也不认识,他们倒是和法院人挺熟,那就麻烦了。至于遵守他们公司一些规范要求,也是应该的,九十九条拿来看看也行,即使我们不可能全按着去做,了解一下也有必要。”

    于金贵接了话:“对,对,法院要是听他们的,那可就麻烦了。咱们这里法院老孙,大伙都认得,要是他断案子还能向着咱们点,可不能到省里去,那里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法院的话题一开,村干部又都扯上了这事。

    看着眼前的情形,李晓禾只得再次提醒:“有人说过的事,其他人就不要跟着翻来覆去说,直接表明态度就行了。要是就这么个议法,怕是明天早上也定不下来。”

    经过乡长两次提示,村干部们也意识到有些啰嗦了,遂一下子没了动静。

    “乡长,我说说看法。”周良开了腔,“从今天孙经理一行亲自上门,并提出那些条款来看,足下彩云公司是很有诚意的。”

    “嗯?”村干部们都发出了疑问,秦明生也不禁疑惑。

    “周主任,你在跟他们谈判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于金贵直接发问。潜台词就是:你周良出尔反尔、两面三刀。

    周良说:“他们当时提出那些条件看似苛刻,但都是准备合作才会涉及的,好多都是合作执行过程中绕不开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他们有诚意。如果他们说的花里呼哨,尤其要是把我们夸的天花乱坠的话,那才是忽悠咱们,其实这就是那句话:褒贬是买主。正是我意识到他们有诚意,意识到一旦合作,这些问题都需要面对,也才与他们据理力争。当然在有的方面也不乏强词夺理,他们也有这种情况,谈判有争执才正常。”

    听周良这么一说,那几名村干部,有的连连点头,恍若明白,有的则仍然满脸不解,个别人好似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周良继续道:“他们讲的那些内容,尤其杜助理说法确实有些不好听,我当时听着也很不舒服。但是细细想来,人家说的大多都是实情,只是我们平时没意识到,或是根本不愿那么去想。杜助理拿他们公司与我们相比,那话说的确实够冲,好像挺狂的,其实就是事实。人家的确是有名的大公司,不光是在省里名头大,在全国同行业中也是鼎鼎大名。这个名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一点点做出来的,尤其好多行业标准,就是根据他们的要求来的,这很不简单,这就是规范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