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烧火的中年人-《最牛锦衣卫》
第(1/3)页
第171章烧火的中年人
蹲下身,苏瞻摸了摸地面,随后指着前方葱郁而茂密的杏林说道,“丫头,一路走来,你没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么?当年银车被劫的时间,和现在差不多,那时候也是杏林葱郁,枝叶繁茂的季节,一个人想要穿过杏林,都要不断地低下头躲避枝叶,更何况是银车?”
银车,宽约有一丈,将近三步的宽度,如此宽的车,要在杏林中穿梭,触碰枝叶,折断树枝,甚至还会剐蹭杏树主杆,这会留下多少线索?不断要闯过茂密的枝叶阻挡,也给转移银车带来很大的不便。再加上杏林中土地湿润,甚至还有些泥泞,更不适合银车那样重的车辆行驶,不说其他,光清晰的车辙印,就能让锦衣卫像疯狗一样咬上来。
若不是苏瞻说出来,萦袖还发现不了这些细节。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查案缉凶根本没什么捷径可走,就是要从众多的细微之处着手,一点点找出那些值得怀疑的地方。
“嗯,听你这般说,在杏花营劫银,着实有些不合适了,转移银车就是个很大的问题。可是据当时的档案记载,锦衣卫根本没找到银车,那两辆银车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锦衣卫的凶名,可不是凭空得来的,如果对方真的是途径杏林或者乡间土路转移了银车,锦衣卫不可能一点线索都查不出来的。
苏瞻掏出手帕,擦了擦手上的泥土,眉宇间透着许多疑惑。
“两辆银车,不可能凭空消失的,根据记载,两辆银车,共有一万六千两白银,单单白银就足有一千斤重,如此重的物件,又怎么可能凭空消失?”【明代,一斤为十六两】
苏瞻才不相信一千多斤重的白银会不翼而飞,那可是一千斤白银,不是一堆气泡。
疑惑再多,都要自己一点点去查,当年劫银案发生后,负责押运银车的十二名士兵以及八名锦衣卫无一活口,后续调查也无疾而终,留下的可以利用的线索非常少。
就在苏瞻想着下一步该如何走的时候,便看到一缕青烟袅袅升起,看青烟升起的方向,竟然是刚刚路过的地方。
之前一路走过来,好像没看到人放火烧东西啊,甚至路上连个农夫都没看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