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同生共死-《老祖宗重生末世当团宠》


    第(2/3)页

    大夏的一百两相当于现代的二三十万,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诱惑。

    干一票吃十年,这句话并不夸张。

    一个能达到温饱线的家庭,一年的总计开销也就不过十两银子。

    韩郎中问道:“为何你们如此笃定官府的人找不到这批粮草的下落?”

    被审讯的镖师神情略显得意。

    “我们大哥可是张员外的义子,张员外则和王知府是姻亲关系,我们劫持了那匹粮草之后,直接送去了张家粮仓内,张家乃是长平县首善之家,坐拥千倾良田,粮仓里的粮食堆积成山,我们将劫持来的粮草藏在张家粮仓,谁又敢断定这里面的粮食是张家的还是朝廷押运的粮草呢?”

    此人以为粮草已经被送去县衙,所以对于粮草藏身何处并未有所隐瞒。

    然而他不知的是,粮草的下落并未找到,他这一番话着实帮孟长笙解决了最大的麻烦。

    孟长笙和韩郎中交换了一剂眼神。

    二人皆从彼此眼神中看到了深意。

    这个案子和张万里脱不了干系!

    最终十四人的供词基本一致。

    孟长笙将所有供词精简总结了一番。

    其一、他们只是听命行事的人,对于幕后主谋是谁并不知情。

    这一点,就只能放在张猛身上了。

    第二、粮草在张家粮仓内存放,这么大的事情,张猛必然和张万里提前就通过气的,以此推断,张万里也是同伙之一。

    第三、背后主谋很可能身居要职,这一点孟长笙并没有和韩郎中提起。

    不过她料定,韩郎中此刻心里应该也是这个想法。

    绕回最初的话题,什么人敢在天子脚下打粮草的主意?

    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目的并非求财。

    仔细想不难推敲,若是求财,劫持商旅的货物是嫌罪责轻了还是嫌货物不香了?

    年年都有匪寇劫持路过的商旅,但匪寇们至今逍遥法外。

    比起劫持粮草,把主意打在这些没有背景的商贾身上才更稳妥。

    所以,何必铤而走险呢?

    既然不是求财,那目的自然就要往另一个方向去思考了。

    大夏建朝已经两百八十余年,学过前世历史的孟长笙深谙此道。

    一个皇朝从建立到结束,很难超过三百年这个死亡定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