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平远县衙。 林廉从祁铭那边敲诈了十五万两银子,盘算着等秋收结束,县里的百姓都闲下来,就开始他的赈灾善后,也就是以工代赈。 首先,自然是把整个平远县境内的河堤好好整修一遍;其次,把平远县境内的道路都给整修一番。 为了给这两项庞大的工程提供足够的钱粮支持,林廉一早就让人去收购了许多的米粮回来。 然而,等秋收结束,林廉派人去各个村镇张贴告示,召集青壮民夫准备干活儿的时候,他才悲催地发现,青壮民夫,大半都已经从村里离开,往黎南国那边赶了过去。 他费心费力地敲诈祁铭十五万两银子,就是为了把人留在平远县。可现在,他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就是找不到人干活儿。 “到底咋回事?” 林廉瞪眼看着自己的幕僚账房,感觉很不现实,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大人,这事儿,好像是长平公主那边闹出来的!” 林廉的师爷毛进小声开口,“长平镇那边,长平公主发了告示,说是黎南国那边冬天也可以种粮食。” “然后,长平镇各个村子的人,就都组织了起来。” “这事儿,还是苏耀顺子爵带着去的。” 毛进可是林廉的左膀右臂,对林廉在平远县为官,帮助甚大。 平远县境内发生的大小事情,基本都是瞒不过毛进的耳目。 长平镇那边,苏舞弄出那个告示的时候,毛进就知道了。但是呢,毛进并没有太把这事儿当回事儿。 在毛进看来,苏舞这个公主,到底是个小娃娃。 小娃娃搞的事情,能当事儿吗? 可惜,就是毛进的一时大意,让林廉处于了一个相当尴尬的囧地。 “就这?” 林廉听了毛进的报告,想法跟毛进是差不多的,也觉得就凭苏舞的一个告示,凭什么就能把整个平远县大半的青壮给拉去了黎南国? “大人,会不会是因为苏耀顺子爵啊?” “小的可听说,苏耀顺子爵可是在黎南国待了不少的日子,秋收前才回来。” “不至于吧?” 不得不说,林廉虽然是个清官,也是爱民如子的性子,可是他到底是脱离百姓太久,看问题有些时候,也难免犯了经验主义,有些想当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