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与聪明人说话-《医生的那些事儿》


    第(2/3)页

    “所以,创办医院的时候,我就对我的团队说,我们的医院,一定是以优质的医疗服务,合理但必定低于附近所有医院的价格,服务于当地的老百姓。换句话说,我们以优质、低价服务于大量的病人,来获取利润。”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显得很重要。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耗材成本,控制药物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支出。”

    “很快,我们医院的名声打响,病人来自四面八方,服务的人口在一千万以上。我们这种做法,没有医院能与我们竞争。”

    “所以,我们很快便能产生利润。所有的投资股东,非常理解我们的做法,同意我们将利润的相当一部分,用在员工激励上。员工的积极性上去了,对外的名声越来越响。这样会产生一种虹吸作用,一些有志于参与到我们医院的医生,陆陆续续的投奔我们医院。”

    “所以,医院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我原来的预期。现在,医院已经从一个小小的内科综合医院,扩大成为一家拥有一千多张床位的综合性大医院。规模出效益,这话一点不假。”施远腾侃侃而谈。

    “医院目前能够分给股东的利润有多高?”

    “不高,在百分之十以上吧。与凌董您的投资回报相比,算是很低的了。”

    “哎,施总您这话不对。别小看这百分之十以上,你们已经不得了啦。您想想,您的医院才开张2年多,更难得的是,医院的发展,正处于上升期,未来可期啊!”凌世聪深知,这百分之十以上的利润,含金量很大。

    “以施总估计,医院今年的利润,会比去年增加多少?”

    “这个很难说。医院的肿瘤科刚建好开业,等于新增了一个利润增长点。具体能有多少利润,还真说不清楚。因为这段时间,我都不在医院。医院的管理,我全权交给我的学生。”

    “这我就能理解了,施总为什么刚接手酒店,就能发现酒店这么多问题。最关键的是,施总每一次出手,都这么精准。哈哈,施总原来还是一位管理奇才啊。”李总这话,其实是说给凌世聪听的。

    “嗯,李总也和我聊起过,施总对未来‘蓝海’的分析,我也很认同。只是,这片蓝海的门槛太高,风险太大。不知道施总有没有想过,有什么办法,能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又能参与到这片蓝海中。”凌世聪也许早已经考虑这个问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