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惊讶的病人家属-《医生的那些事儿》


    第(2/3)页

    “来,你坐这边,我为你测一下血压。”

    “好。”病人的儿子坐了下来,心中却想:难道我这么年轻,也会有高血压?

    第一次测血压,收缩压达到230毫米汞柱,舒张压也达到了惊人的101毫米汞柱。施远腾不动声色,继续为这位小伙子反复再次测量了两次,三次的平均血压达到201/98毫米汞柱。高血压,很高的血压,难怪他会有如此剧烈和难受的头痛。

    当施远腾最后告诉他,他的头痛与高血压的关系极大。并开出一周的处方药,叮嘱他拿到药后马上服用一次。一周后与他的父亲一起来看病,还特别叮嘱他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

    “幸好今天带我爸爸来看病,否则,我也发现不了我的血压竟然如此的高。”

    “你的孝顺,让你得到了及时的诊治,这是对你的孝顺的最好回报。”对于这样的病人的儿女,施远腾总是十分欣赏并时常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施远腾继续不停地看着看似没有尽头的病人,一直到中午十一点多,傅一灯带着一位病人走了进来。这是傅一灯的惯例,遇到不懂的病人,一定要带给老师看看。

    这是一位八十岁的老人,曾经有过多次脑梗塞,由于治疗及时,老人一直保持着生活基本自理的能力。一周前的一天早上,他起床后,家人发现他的右手总是不自主地舞动,嘴角也做着怪异的动作。

    因为施远腾没有坐诊,他们带来给傅一灯看,傅一灯让他在仙游镇第一人民医院做了头部CT检查,报告是“基底节区脑梗塞”。傅一灯以CT结果为据,按照脑梗塞给予治疗。一周后,病人的症状并没有改善。这次,病人的家属本来是想带病人给施远腾看的,因为预约不到号,只好再来找傅一灯。

    问明因由,施远腾接过傅一灯递给他的、病人的头部CT检查照片。施远腾将照片放在读片灯上细细看了起来,这一看,还真看出点名堂来。

    报告虽然说是“基底节区脑梗塞”,但却没有说出明确的部位。按照施远腾的理解,这是不少放射科医生发报告的习惯模式。

    说是基底节区,但该区域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内囊、丘脑、豆状核和尾状核都在其中,当他们没有把握的时候,这样的报告是最为“无懈可击”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