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万旗的张狂-《医生的那些事儿》


    第(2/3)页

    “跟着教授学习,既紧张又兴奋。每次跟教授查房后,回家我都要花不少时间去消化查房时教的知识点,这是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张文远显然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

    “是啊,在我们医院,很多人想跟老师出门诊,老师都拒绝了。老师只接受自己的学生跟着他,其他人一概不接受。”傅一灯对张文远说。

    “教授教的知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特别是,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在病人身上发挥作用,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能跟着教授学习,是我的荣幸,我一定会万分珍惜这样的机会。”张文远很认同傅一灯的说法。

    以前第二人民医院的药物供应全部被凤歇市一位领导(与马院长也有一旦沾亲带故的关系)的儿子垄断,以至于药物价格奇高。景总的供货,无形中为第二人民医院注入了一股“救命”的清流。

    是啊,一家没有人才,没有技术,没有仪器设备,药品价格奇高的医院,怎么可能生存下去?

    自从施远腾请景总供货,药品价格的问题被彻底改变。当然,无形中,施远腾得罪了人,马洪也得罪了人。谁能坚持到最后,谁会为这样的事情买单,现在还是未知数。但施远腾知道,总有一天,凤歇市一定会有人出手,而且倒霉的一定是马洪。

    施远腾的判断终于在一年后得到应验,虽然没有激烈的冲突,但马洪最终受到影响,他们的合作也就此终止。此是后话,往后再表。

    随着施远腾的努力,身上的经济压力逐渐减轻。曾有学生对施远腾说:“老师,既然经济压力减轻了,还是停止出诊吧,这样下去,对身体伤害太大”。

    对身体的影响,不仅施远腾感觉到,施远腾周围的人也感觉到。施远腾的学生们感觉到了,杨修影也感觉到了。

    “主任,我看您最近不仅消瘦了不少,精神也憔悴了很多,应该与出诊有关吧。如果经济上有压力,我可以帮一点,您千万不要将自己的身体搞垮了。”杨修影对施远腾的关心其实一直在,只是这一次,她看到施远腾的变化太明显了,忍不住出言相劝。

    杨修影虽然没有随着施远腾到仙游镇坐诊,但施远腾所做的一切,她看得非常清楚。施远腾虽然辞职,但代管的宋明根本没有能力和魄力将科室管理起来。科室的医生和护士们遇到问题,还是习惯性地找施远腾,请他们心目中永远值得尊敬的主任帮忙出主意。                出于对科室的感情,施远腾从来没有拒绝这样的请求。虽然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招来高江的不满,会引起宋明的误会,但施远腾没有计较这些。

    “谢谢小杨的关心。放心吧,我会注意的,我也很清楚我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对于杨修影发自内心的关心,施远腾能够真切感受到,但以现在单身的状况,他还是十分注意与杨修影交往的尺度。

    一天,傅一灯跟着施远腾在门诊坐诊。到了下午快一点,施远腾常规带着傅一灯在门诊办公室里吃快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