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文工-《抗日之晋北小卒》


    第(2/3)页

    据说浑源县已经准备了一个月了,如今也到了三月份,气温回暖了不少,看得出来乡政府确实有在努力准备。

    一路走来,两人就跟着一个叫文工队的群体来到各村,看着他们向村民表演才艺。

    大同又冷又干了,春耕还不到时候,还得晚一些,百姓们听闻有演戏的,连隔壁村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文工队的同志似乎穿着正规的八路军军服,应该不是粗制滥造的临时缝制的,而是在被服厂统一标准生产的。

    也许并不是特别贴身,但在外人看来却整齐划一,有了正规军的模样。

    为了适应浑源县抗战需要,沐阳亲自下场改造了军服,不但增加了下摆,还专门设计了帽子,并且每个战斗员都配发有带头帽的挡风斗篷,算是晋察冀独一份。

    若真拿去比较,这种军服或许与粗犷的苏式军装有些像。

    没办法,相对于拥有恒山山脉、阴山山脉保护的晋察冀主力军分区而言,一分区完全敞露在北方冷空气的重度侵袭范围内,昼夜温差太大,早上能有15℃这么凉爽,而晚上能跌破-15℃。

    两人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左看右看,感受到了这个抗日根据地的与众不同。

    “咦?这里不用打鬼子吗?”

    鹤楼年看着这幅祥和模样,不经意间说出了声。

    “打鬼子?打什么鬼子?”旁边一个老乡转过头来一看,是两个穿着军服的壮年人,身形魁梧、眼睛散发着精光。

    而且是正经军装,而不是部队派发给游击队和民兵的散装。

    见他们是正规军,老乡非但没有变得热情,反而还有些警惕。既然是正规军,这些东西还不知道?怕不是奸细!?

    要真是奸细,去乡政府一告发,这200元就到手了!

    见鹤楼年还在呆头呆脑地应答,宗华一下就急了,他做情报工作出身,这么说话就是犯大忌。

    要是被误会并且把事情闹大了,那可就有理也说不清。

    根据地每年都有哨兵误杀地下党的事故,宗华可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

    “唉!老乡,我们从东南边过来,是来拜访这里首长的,来,你看。”

    宗华大大方方地把自己身份亮了出来,还拉开自己的大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