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此,朱佑俭和军机处的大人们,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只不过现在是装装样子,看看每个人的表演罢了。 “陛下!”此时,黄得功站了起来,说道:“臣愿帅本部人马进攻滁州,扫清李自成。只求陛下尽快过长江,进驻应天!” 朱佑俭有点吃惊地问道:“黄总兵勇气可嘉,可为什么要让朕早去应天呢?” 黄得功答道:“陛下若在四镇,则四镇必须分兵保护陛下,且这些流寇有可能会偷袭陛下。陛下去了应天,那里将成为大军所聚之地,定能够阻挡闯贼南下。” “之前,李自成就是摆出要渡江的姿态,某才中计,将军士调至长江一线,李自成趁机进入了滁州的山中。因此,若要擒得李自成,陛下必须尽快渡江!” 听了黄得功的话,于保说道:“陛下,黄总兵所言甚是,不如您先摆驾应天。在那里督战,如何?” 黄得功是从军事上论述了,朱佑俭去应天的重要性。这可比其他大臣驳斥“天子守国门”、“陛下不能离开北京”等话,更有分量。 一个粗鄙的武将都知道,要擒李自成,皇帝必须去应天。那些反对皇帝去应天的,可以先将李自成抓了,然后在来反对不迟。 黄得功的身份是武将,不属于东林党,也不属于其他什么浙党、楚党,他的建议之中,自然没有什么党同伐异的含义在里面。 因此,他提出来的建议,放在朝廷之中,所产生的争议之声定然是不多。如此一来,朱佑俭就可以大大方方地接着武将的话,去应天了。 而黄得功是看出了皇帝想去应天吗?答案当然不是! 他哪有这个政治头脑,他确确实实就是没看出来。黄得功所想到的,就是如何弄死那个可恨的李自成。若是皇帝在身边,调兵遣将,自然是十分掣肘。 此时,高杰、黄得功还有刘泽清都发言了。除了黄得功的对朱佑俭最有建设意见,另外两人,都是夹带自己的私活。为臣子高下,登时立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