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京都、海市团队,竟然都派了人过来,想和我们商讨合并团队,然后和我们共同分润‘四个一批’国家基金。” 旁边聂主任笑道:“咱变成香饽饽了啊,看起来,咱距离四个一批基金,都已经有唾手可得的意思了。” 另外有个副职领导点头道:“确实,咱只要加入任何一家,就会打破这个平衡。现在两家都向咱抛出了橄榄枝,可以说,这是咱距离四个一批基金,最近的一次了。” 众人都有些兴奋。 他们东南地区这么多年来,拿到“四个一批”基金的次数,屈指可数。 拿一次,太难太难了。竞争者太多了。他们东南地区,强劲的优势学科太少了。 “蔺主任,我建议,咱选择接受一家的橄榄枝。和京都或海市团队合并。”有人提建议道:“毕竟这个机会极其珍贵,先建立优势,把四个一批基金拿到手再说。即便只是一半的基金,对我们来说也非常多了。” 聂主任摇头道:“不,我和赵院长恳谈过一次。他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凭借我们自己团队的力量,独立拿下这四个一批基金,无需和别人分润,我相信他。” “蔺主任,您说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蔺劲松身上,等他拿主意。 蔺劲松没有多考虑,便直接道:“我也相信赵院长。” “据我所知,京都、海市两支团队,不仅找了我们,也曾经亲自找过赵院长本人,而赵院长是拒绝了两地的邀请的。” “如果我们跳过赵院长答应了,那岂不是寒了赵院长的心?这个话题,别再提了。“ 蔺劲松拍了板:“在竞争基金的过程中,是肯定会有失败风险的。但大家别忘了,目前我们仅有的优势,也是通过赵培儒院长才拥有的。我们要尊重他的付出,尊重他的决定。” …… 郑远、路瑶瑶,在和秦明辉院士进行视频通话。 “你们最新选的课题,是全结肠型巨结肠?” “赵接收的病人,还是一例高难度,营养不良,状况欠佳,,只剩一两周时间的患儿?” 等郑远、路瑶瑶说完,秦明辉的眉头,顿时紧锁起来。 赵培儒怎么会选这么高难度的项目? 以赵培儒现在处境,只需要稳扎稳打,继续再拿出一个进阶型的课题成果,就足以拿到基金了,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了。 秦明辉神色凝重道:“全结肠型巨结肠这个领域,是我都不敢轻易涉猎的。” “如果我要进入,必须得做好充足的理论支撑和经费支撑才行。而且,这必然是一场持久战。这么短的时间,赵培儒来得及吗?” 秦明辉道:“你们去和赵培儒,好好再谈一次,看看他对这个病例,是否有充足的把握。” “我明白他对那个孩子,抱有同情心。” “但在这竞争白热化的关键时期,必须要理性。必须要有大局观意识。” 郑远点点头,他和舒云、杜荣几人,也正好想去找赵培儒聊聊了,正好能劝劝赵培儒。 …… “赵院长。” 郑远、路瑶瑶、杜荣、舒云几人,全都来到了赵培儒办公室。 “我们大概琢磨出了您的治疗思路。” 赵培儒笑道:“说说。” 众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最终,由杜荣出头道:“您的核心思路,是打算以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将直肠和回肠侧侧吻合,满足直肠和乙状结肠的血液供应吧?” 赵培儒微笑着点头:“不错。” 众人有点急了:“可是这种思路,难度太高啊!” “这种思路里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有几次操作都是盲操,完全依赖于运气。” 赵培儒笑道:“还记得我之前和你们说,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点,你们没想到吗?” 众人都好奇的看向赵培儒,难道他们还遗漏了什么? 正是这遗漏的东西,让他们的着急,和赵培儒的淡然,形成了反差? 赵培儒徐徐为众人答疑解惑:“直线切割型吻合器的最大作用有三个。” “全都是事关患儿生命的关键要点。“ 众人都屏息凝神,仔细聆听。 知道赵培儒要说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了。 赵培儒:“使用吻合器,可以无视欠发育肠管带来的不便,而能直接侧侧吻合结肠和直肠,这能让患儿不用等待二期手术,可以直接用一次手术,根治患儿的疾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