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您三思啊!-《外科艺术家》


    第(2/3)页

    这是之前,赵培儒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成绩证明过的。

    卢广轩满脸笑意的点点头:“对,这次又是赵院长拿出来的方案。他提出来的方案,总能让人安心。”

    葛建明眼眸里,也有了笑容。

    “是啊,他拿出来的东西,总是能让人生出信心,总是能让人心安,即便是联席组委会的蔺主任他们,也经常过问呢。”

    他的目光里,也出现了几分希冀之光。

    “如果这次咱,又能胜过苏省……”

    两人的心跳,不禁都为之加快了。

    那他们江南省,将迎来史无前例的荣光啊!

    ……

    赵培儒让牧思思,带着病人资料过来。

    小孟和小牧两人,打开投影仪,点开电动的幕布,调好设备,点开病人资料……

    赵培儒上台。

    给众人讲解病人资料。

    “我们这次的患者,是54岁男性患者,长期腰背部疼痛,体重快速减轻五个月,随后入院。”

    “入院后,血清检测ca19-9大于1000,做ct后,发现胰体尾部有肿块,包绕腹腔干超过180度。“

    众人微微点头,这就已经符合他们的项目指征要求了。

    没想到,赵培儒继续道:“这例患者,不仅包绕腹腔干,还将脾动脉、肝总动脉,都包绕了。“

    众人一听,眉头不禁一簇。

    脾动脉、肝总动脉的解剖游离难度更大,一旦包绕过严重,那术中的切割分离工作,无疑工作量更大,并且术中风险更多。

    “赵院长,这个案例的难度,是不是有点高了?”

    “是啊,我们只找一例包绕腹腔干的病人好了,这样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成功率。”

    赵培儒微微一笑,没有答这茬。

    而是继续道:“今天上午,我让马林,给病人做了个动脉血管造影。”

    “病人的腹腔干,肝总动脉,和脾动脉,受肿瘤侵犯挤压,而缩窄闭塞。”

    这话一说,众人脸色全都一变。

    这已经达到……复杂危重的地步了!

    “赵院长,您三思啊!”

    “是啊,咱的项目要求,只要包绕超过腹腔干180度就行了。这例病患的缩窄闭塞,很难处理啊!”

    众人脸上,全是为难之色。

    即便是刚刚得到新方案,也无法给众人更多的信心。

    新方案好是好,经过几几天众人的反复讨论和推演,发现其也确实能切实解决包绕问题。

    可这转眼,病例的难度也比预想中的高了许多,新方案应对起来,是否会捉襟见肘?谁都不知道。

    赵培儒道:“来之前,我专门问过联席组委会的项目评审组。”

    “他们的评分标准,是根据我们项目难度而变化的。”

    “也就是说,病患难度越高,就越是能获得高评分。”

    众人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内心里,却是补了一句:“这得是在项目成功的前提下,才能获得高评分啊!”

    赵培儒继续道:“而且,我们江新医院住院部,正好有这么一例合适的病患,也省的再协调其他病人了。”

    “关于病人的详细资料,都在这里了。”

    “郝主任,周院士,你带着大家,一起阅片。”

    “好好研究一下这例病人,根据病人情况,再对方案做一些调整。”

    众人看赵培儒已经做了决定,也不好在这时候反驳。

    毕竟赵培儒是专项组的组长,而且威望很重。

    等赵培儒离开后,众人都围拢在周显民院士,郝西华主任两人身旁。

    “周院士、郝主任,刚才我们在会上,不好明着反驳赵院长。”

    “可这例病患,难度太高了啊!”

    “一个包绕的动脉过度,肝总动脉、脾动脉,都得分心去处理,这很可能会让手术时间,再多延长两个小时,意味着,多出两个小时的风险。”

    手术时间越是延长,病人越是不耐受,各种预想不到的意外,会层出不穷的往外冒。

    甚至到了后面,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手术台上大抢救,到那时,能不能保住病人的命都难说!

    第375章您三思啊!

    联席组委会,大主任蔺劲松哼了一声:“他们肯定在意。这胰腺项目,以往本来都是他们苏省的囊中之物。”

    “多年来的缺乏竞争,导致苏省的创新能力整体滑坡。”

    “而现在,冒出一个极其优秀的赵培儒来,一下就让他们紧张起来了。”

    他拿起一份报告,对聂主任道:“你看,这是苏省这次项目一的报告书。“

    “苏省虽然败给了江南省,但这份报告书,依然可圈可点,比起往年来,优秀了不少。”

    聂主任拿起来看了一遍,也微微点头。

    确实如此。

    苏省今年也知道牟足了劲的努力了,虽败犹荣。

    蔺劲松笑道:“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适当的竞争,是好事。”

    “就让赵培儒院长,好好鞭挞鞭挞苏省。”

    “而且同时,我也很期待江南省的表现。”

    “能在项目一中,拿出‘保留胃短管保脾法'这么惊艳的术式,让上面无数人,都能跟着惊叹……”

    “这说明,赵培儒院长对胰腺的研究,恐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啊。我对他接下来的几个项目,同样充满了期待,看见他能不能带给我们新的惊喜。”

    ……

    江南省,大会长葛建明,副会长卢广轩,也同样对赵培儒的专项组,保持了高度且持续的关注。

    卢副会长甚至经常三天两头的,跑到江新医院的西院区来。

    “赵院长。”

    卢广轩:“你们需要什么帮忙,尽管开口。”

    “葛会长特意让我转告你,无论是协调工作还是协调病人,省里都全力支持你们专项组的工作。”

    赵培儒笑着道:“这次,还真不用。不仅工作不用协调。”

    “病人,也不用协调。”

    “我们四院的住院部,正好就有一例合适的病人。”

    卢广轩闻言,下意识的点头道:“是么?那就好……什么?”

    他突然间反应过来。

    “不用协调病人了?”

    “你的意思该不会是,你们已经又快要进入实例手术阶段了吧?”

    只有完成了第一个理论部分,才会缩小病人适应症的范围,才会明确病人条件指征。

    才会去挑选病人!

    也就是说,赵培儒既然已经找到了“适合的病人”,这就意味着,专项组对病人的要求指征已经明确了,第一个阶段的理论部分,已经差不多完成了!

    赵培儒笑眯眯的点点头:“对,第一个部分,差不多完成了。”

    卢广轩这一刻,惊的下巴都差点掉了。

    这速度,堪称神速啊!

    第一个阶段的理论部分,实际上是最为消耗时间的!

    一般的课题项目组在这个阶段,短则持续一到三个月,长的也有半年左右。

    再长时间的理论研究,一般就意味着现阶段的医疗技术,还达不到完成项目的程度。

    所以,两到四个月,是比较合适的。

    可这赵培儒,做项目理论部分,经常也就需要一周左右而已。

    这一次时间稍微长点,用了大概十天左右。

    可这,还是已经算上了合并四院和港湾医院的这段时间。

    “赵院长,你们怎么这么快?”

    “我还以为,咱的胰体癌项目,速度会比较慢呢。”

    卢广轩也知道,他们江南省的胰体癌水平比较差,原本就抱的希望不大。

    能用大量的时间,慢慢磨出一份像模像样的方案来,就很不容易了,根本没想到会这么快!

    “专项组的其他成员们怎么说,高院士和周教授他们怎么说?”

    卢广轩想知道,其他专家的看法如何。

    毕竟,这份方案到底好不好,是卢广轩心里的最后一个担忧了。

    两人一边聊一边走,这时,正好走到了会议室的门口。

    里面,众多专家,正在讨论着赵培儒的新方案。

    高显民院士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这种血管逆流技术,太妙了!我为了分析它,专门做了一套血供流转的分析图,大家看!”

    “大家看,这是人体原本的血液供给流转流势,大家应该一下就能看明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