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外科艺术家》


    第(2/3)页

    这个项目工程,太庞大了,即便是分给十支团队,每支团队所负责的细分领域里,依然有数不清的难点需要攻克。

    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不停的磨灭着众人最初的高涨热情。

    逐渐的,众人感觉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不行啊,又失败了。”

    “赵主任选的这条路,太难走了。”

    众人只感觉,这段时间,走的太坎坷,过的太心酸了。

    这时,赵培儒来到了项目组。

    如今的十支小组,都拥有各自的实验室,分散在这栋楼的每一层,各自分工工作。

    赵培儒先来到了五楼左边,冯正源教授的团队。

    这支团队,主要负责的是“在无肝期、无器官簇期时,患者体温的保温任务“。

    也就是在移植期间,病人本身的病肝、病胆、病胰腺被切除后,在新的器官簇移植过来这段期间。由于病人的血管被阻断,回血量也会迅速减少,病人的体温会快速下降。

    再者,移植入新的器官簇时,由于新器官簇的温度也低,也会进一步造成患者的温度下降。

    冯教授团队,主要就是研究解决以上两个阶段中,如何保证患者的体温,不至于低温而出现生命危险。

    赵培儒开口问道:“冯教授,进度如何了?有可行的温控方案了吗?”

    冯正源脸色郑重中,透露着一丝愁容。

    即便是他这个课题狂魔,这次也被863计划,折磨的有些扛不住了。

    实在是失败次数太多了。而且还看不到成功的方向,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努力。

    冯教授道:“出去说吧,我也正好透透气。”

    接连在实验室里呆了太长时间,冯正源感觉脑子都有点木了。

    来到窗户边,冯正源使劲的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这才感觉脑袋清醒了一些。

    赵培儒还是第一次,见到冯教授这种低迷的状态。

    看来这次的项目课题之难,确实是超出了冯正源的水平上限。

    冯正源:“我们团队的考虑……最合适的保温技术,还是得参考肝移植手术。”

    “肝移植手术的无肝期阶段,就有多种保温技术,我们参考了其中的几种,尝试着‘扩大范围’。”

    “但因为涉及到多个器官簇的整体移植,所需求的上限阈值也跟着提高了。另外还得考虑到多个器官相互之间的影响。“

    “这就导致之前的很多保温技术,都不适用了。”

    冯正源拿出平板电脑,调出了最近的几个理论方案,以及实验推演。

    几个想到的方向,全都没达到要求。

    赵培儒看了看,笑着随口道:“不能光靠技术。”

    “良好的术中护理配合,同样能保证患者体温。“

    “就比如加快输血,提高手术台的温度,输入的液体和血液都经过液体加温器,使用变温毯、加热鼓风机。”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液出入量,计算失血量,维持血容量。失血过多,是造成病人体温降低过快的一大元凶。”

    赵培儒指着平板上的几项保温技术。

    “另外,你这几种技术,其实都是有效技术,只需要稍作更改,应该能更稳定,更快速的保证患者温度……”

    就在这窗户边。

    两人一边吹着凉风,赵培儒一边给予指点,引导。

    引导冯正源,走上赵培儒脑海中,那条最正确的道路上。

    随着赵培儒的讲解引导,冯正源心里,也越来越火热。

    之前因为愁绪而拧成一个结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

    “对啊!”

    “良好的术中护理,加上这些改良的保温技术!”

    “我就不信,患者的体温会维持不住!”

    冯正源脸上,重新有了信心!

    之前的他,太过执着于改进技术了,却有点忽略了,术中良好的护理,有时候比“空中楼阁”的技术,还要更靠谱。

    看冯正源走上了正道,赵培儒微微一笑。

    十个项目组。

    引导好一个了。

    正确的道路,他已经给冯正源铺好了,接下来,就是让他自己走完这条路了。

    还有九个项目组,赵培儒打算一个接一个的看过去。

    有进度的给予表扬,没进度的给予引导。

    让这些人,逐渐接近他脑海中那最正确的“器官簇移植技术方案。”

    冯正源看着平板,脑海里闪过赵培儒刚才嘱咐他的几十条建议。

    越想,他越是兴奋!

    “我脑海里,又蹦出了好几套组合保温方案!”

    冯正源教授一改颓势,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再次钻进实验室,带着他的团队,一起进行新的尝试了。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