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赵培儒开口道:“我打算从两个方面改进。” 众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洗耳恭听! 舒云教授给旁边的一个副主任使了个眼色,那人立即去关上了门。 众人都知道,接下来是“项目提案”中最关键的部分了! 赵培儒:“第一个是吻合口改进。把肝静脉横行剪开后,沿腔静脉纵轴向下修成大小对应的“倒三角形”。” “这样,把受体肝后段腔静脉前壁,修剪成与供肝肝后下腔静脉同等大小的“倒三角形”切口。” “以方便受体和供体的吻合。” 众人当中,水平稍高的,听的陷入沉思。 水平稍差一些的,则听的云里雾里。 而舒云教授,在赵培儒说第一句话时,脑子里就对应出了相应步骤。 这‘背驮式肝移植’,她太熟练了!立即就能明白,赵培儒这说的是“供体”和“受体”在转移之前的最后一步。 “改进吻合口么?” “把供体和受体,都提前做成倒三角形的吻合口?” 舒云脑海里,灵光乍现! 仿佛漆黑的夜空里,突然亮起一道闪电! 这不就是提前“统一口径”吗? 就像是房子装修时,要接一个水龙头。 通常而言,因为“每个人的个体有差异”,每个水龙头接头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 在“对接”每一根水管和水龙头时,就得临时打磨,去琢磨各种办法来防止“漏水”。 而赵培儒的这一步操作,就是提前把“水龙头”和“水管“的口子,给修剪成统一的形状、大小。 提前统一了口径! 这样,在正式移植肝脏,进行吻合工作时,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道理很简单。 但把这个道理应用到人体上时,就没那么容易了。 人体要复杂得多! 人体中这种“对接口”非常多!腔体静脉、肝动脉、胆道、空肠、总共得有几十上百个需要“对接”的口!每一种都需要不同的“对接口”。 另外,修建成什么形状和大小,才能让“对接”工作完成的更快,之前也没人提出来过。也就是说,这没一个对接步骤,都需要从头开始,没有可参考的文献资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