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战火点燃-《重生将门嫁纨绔》


    第(2/3)页

    太医院里有什么,有药材,全国朝品相最好、种类最全的药材。

    后果如他所料,三味珍稀药草被盗。

    捋清诸事,满心寒澈。

    苏牧野当机立断,决定即刻动身前往伊州。

    墨盏忽飘至书房,带来惊天动地的消息。

    ……

    宫门内,今上叫来几位重臣,讨论刚刚得到的边境战报:雍曲班扎突现十万军队,已踏破国门,百姓纷纷四散奔逃。

    因雍曲班扎位于安西都护府和安南都护府势力交叉地段,驻兵最少,十万军队如入无人之境,不费吹灰之力,占领雍曲班扎。

    苏牧野要去伊州的脚步又一次被阻。

    他忙着与其他官员一道在朝中研究该如何应对战事,办公办得焦头烂额。

    同时,他还要劝着朝中激进之士,防止吐蕃使者团被国朝人杀了泄愤。

    后来实在无法,他只得硬着头皮把吐蕃使者团领进苏国公府,又请求今上从十二卫中抽调护卫近身保护。

    雍曲班扎的军队,无战书挺进,属于不宣而战。

    吐蕃、南诏两国也都没有吭声,摆明就是先打后谈的态度,出乎今上预料。

    朝中人七嘴八舌,说开战的有、说派人去求和的也有,关于派兵遣将,宫里乱成了一团。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拨人,分别是主和派,以太子、秦国公为首;主战派,以王太师、十二卫将军为首。

    主和派认为对方既然没有宣战书,说明还有讨论空间,不如先派使者去谈谈,如果能谈好,当可以避免战火绵延,若谈不好,再正式宣战也不迟。

    主战派则认为,对方既然都打进国门了,无论开出什么条件让对方撤兵,都比不上实打实反击回去。

    且既然是两国军兵合二为一,说明早有预谋,搞不好就会来个狮子大开口。

    双方争得热火朝天,今上眉头却越蹙越紧。

    雍曲班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两国之兵突然进军就是想抢占先机。

    既然入了国朝,再想叫他们安安静静退兵,几乎是不可能的。

    主和派的声音听一听就行了。

    可如果直接调兵过去,是从叶维阳手里调,还是路峰手里呢?

    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新鲜问题,早在得知两国隐匿十五万军队于雍曲班扎之外时,今上就在考虑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想出来两全之策。

    如果只是吐蕃、南诏和国朝三角关系,谁出兵都没问题。

    但现实还有一个番波斯在一旁眈眈伺机。

    叶维阳调兵,番波斯若浑水摸鱼也咬上来就麻烦了。

    换路峰调兵,昆州藩王不能让人放心。

    对今上来说,皇权至上,是第一顺位重要。

    在抵抗外族入侵时,先要保证皇位稳固,再谈其他。

    想法是这个想法,却不能直说。

    上位者与朝臣的区别就在于,国家可以更替,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臣子愿意,总能卷土重来。

    但天子就不同了,天下是天子的家底,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实难翻盘。

    所以,对于今上来说,战乱是一时的,皇位才是永恒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