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西方,最会做事的往往都是叫嚣得最厉害的人。 而在国内,因为文化的关系,真正的聪明人往往都是默默的在背后做事。 特别是官方,治大国如烹小鲜,可不只是说着玩玩而已。 一项政策的推出,从来都不是键盘侠敲击键盘那么轻松便利。 制定zc的那些专家们,也不是网络以及媒体上那些所谓的砖家叫兽们可以媲美的。 这些专家才是华夏的魁宝,他们才是默默无闻的为华夏崛起于世界之林的奠基者。 在官方内部,这些人都是zc研究室的人。 而赵勋声,则是研究室的大boss之一,所以赵旭对一些普通人难以了解的东西知之甚深。 在剧组里,权力最大的要么是制片人要么是导演。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两者才是拉动资本入驻剧组的存在。 反倒是编剧,算是最为轻松的活计。 在这种情况下,编剧想要折腾什么编剧中心制,暂时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除非编剧能自动承担项目失败的庞大风险,不然想要撬动现如今的制片人工作制,那还真是妄想。 无论是导演还是制片人,作为一个项目的领头人,都要冒着非常大的风险前行。 项目失败,轻则投资人对他们信心沉底,重责面临着失业的危机。 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只享受便利,而不承担风险的好事。 现在的国内一批叫嚣着编剧中心制的存在,光想着这个制度推行下去的好处,却不想着承担他们该有的风险。 换成任何投资人或是娱乐公司,都不会心甘情愿的! 制片人中心制,之所以在国内成为主流,是因为这个制度对整个行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制片人的权限那么大,都是他们自己努力折腾来的权利。 从剧组组建到剧组开机完成拍摄,制片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根本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编剧能够媲美的。 可以说,没有制片人存在,一个项目,连前期筹备都可能一拖再拖。 一个好的制片人,绝对是一个项目当之无愧的领航者。 当然,某些导演,有着专门的制片人配合工作,在剧组里他们才是权利最大的那个人。 赵旭如是,老谋子如是,其他几个国内大导演亦如是。 但除了赵旭之外,其他导演都是因为成绩,让他们不为制片人制度所束缚。 谁都知道一个影视项目编剧的重要性,可一个编剧,权利如果太大,将太多时间放在剧组的方方面面,有那个时间去捣鼓出更加优越的剧本们? 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将一部分放在其他事务上,对本职工作会有严重影响,这应该是常识! 所以,赵旭认为,编剧地位提高归提高,但编剧中心制,现在根本就是不可能推广成功的事。 除非无论是文娱圈业内从业者,有着等级制度,以国家考证的等级制度作为承担风险的背书条件,不然编剧,还是专心的做编剧的为好。 与其去幻想什么编剧中心制,还不如充实的去好好学习,争取从编剧跨界做导演。 正是这样,才有了赵旭让琴声编剧部去尝试做做导演的想法。 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遛一遛的不是! 甭说什么这是跨行业,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 说一句不算太刻薄的话,编剧是最清楚导演怎么运用镜头语言刻画出剧本中想要效果的人之一。 就连演员都没有他们更加亲近导演! ………… 打发走田雨生,让他去跟官方半官方机构沟通,赵旭正准备看看昨天《我的祖国》的票房收益报告,赵然却突然跑了进来。 “怎么不陪蜜儿她们了?明天她们就要离开,别告诉爸爸,你对她们一点都不留恋?” 赵然摇摇头,“我才没有!” 他都把《华夏机长》的事情放下了,专门在家陪着姐姐妹妹们,这还不够诚意? “灵姐想要跟爸爸见一面,腾叔让我过来问问爸爸的意思。” 赵旭眉头一挑,贾灵的《你好,李焕英》剧组,不是上个月就开机了么,怎么突然想要见他? “你腾叔的戏份什么时候杀青?” “国庆后再去待几天就差不多了!” 沈滕也就是开机那两天待在剧组里拍了几条,之后帮着小秦、赵然处理一些《华夏机长》上映前后的事情。 毕竟小秦和赵然还太年轻,一些圈内的大佬,还是需要沈滕这个同级别大佬出面接触一下。 这也是对双方的一种尊重! 就像赵旭与老马小马等人一样! “说说怎么回事?” 赵旭可不会以为贾灵没事干找他聊天,就算他有这个时间,人家贾灵也抽不出太多空闲时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