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二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三)-《金鳞开》


    第(2/3)页

    “太子仁善!”勋贵们不失时机地带头歌颂道,顿时响应无数。

    朱慈烺轻轻压了压手:“不过要想真正安全,还得在全城内大肆灭鼠、消毒、治病,安置流民,焚化尸体。这些事,归根到底就是银子的事。”

    “殿下!草民愿为国出力!”宾客中有德高望重之辈,高声应道。

    太子静静地看着他。

    那位人群中的老人缓缓起身,躬身进言道:“殿下以国本之尊,亲自赈灾,怎不让人唏嘘仰止?草民张德隆,愿捐五百两为京师百姓纾难!”

    众人之中有的转脸偷笑,有的一本正经,都在等着太子讨价还价。他们并不介意再一番过手之后多给个三五百两,但是这种跟太子平起平坐的感觉,却是银子买不来的。

    “他是德隆粮行的东家。”刘若愚站在太子侧后,躬身踏前一步,轻声道:“家资百万。”

    此时的粮商比后世的房地产商还要有钱。非但有钱,而且有势。他们掌控着国家的命脉,粮食!一旦粮商集体罢市,或是囤积不售,朝廷唯一能做的就是砍了他们。而即便这种下策,也会因为粮商背后的大地主而无法施行。

    因为朝廷之中每个官员,都是不小的地主。在他们考中举人的时候,乡党们就会拖家带口投充门下,以避免朝廷征收的税赋。若是有人高洁不肯收纳,甚至还会被宗族亲戚戳脊梁骨呢!

    朱慈烺知道其中情弊,并没有直接作出动摇自家统治基础的打算。

    他望着这位率先出头的老人家,柔声问道:“老人家高寿?”

    不谈钱粮,不谈大义,只是问寿。

    张德隆颇有些受宠若惊道:“小老儿不敢当太子垂问,敢启太子:小老儿今年七十有三。”

    “刘若愚。”太子微微侧首叫道。

    “老臣在。”

    “把我案头的白玉如意赐给张老先生。”太子道。

    张德隆身子微微发颤,垂下了头。

    刘若愚怔了怔,方才领旨去了。

    过了片刻,刘若愚带着小宦官又回来了,小宦官双手捧着紫檀木托盘,托盘上架着一柄如脂白玉雕成的云纹如意,已经上了一层细腻的包浆,果然是太子平时放在案头随手把玩的。

    “老朽何德何能,竟蒙太子赐下如此宝物!”张德隆带着哭腔,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