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陆言的缺陷-《考研在秦时》
第(2/3)页
二十个多年的时间,陆言已经不记得自己到底翻阅过诸子百家多少典籍了,小圣贤庄藏经阁、秦国王宫藏书、名家核心典籍、赵魏韩的王宫藏书、道家部分典籍、阴阳家全部典籍……
他就是想要融汇百家学说于一身,迈入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天人合一境界。
这并不是陆言好高骛远,也不是他自不量力。
这就是他必须要走,也是唯一要走的道路。
身为那个地球华夏后世的一个文科学生,他自幼学习的底色就是,尊重理解,兼收并蓄。
在没有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前,诸子百家的思想已经在他身上各有烙印。儒、道、墨、法、兵、阴阳、农……这些都是华夏源远流长的文化,尽管后世经历了无数的演变,但在一个学文的学子身上,几千年的时间,可洗不尽被熏染出的华夏文明的色彩。
穿越到这个世界,陆言的一切成就,也必定立足在这个底色之上。
他想要踏上天人合一,就不得不经历这一段,即便是东皇太一、鬼谷子、荀子都为之叹服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是司马迁修撰《史记》的宗旨,同样可以用来形容陆言冲击天人合一的尝试。
不过,他已经失败过一次了。
“我到底,还缺少了什么。”
陆言撑着手站起身,九座藏经阁分列在他的周围,形成一个圈。
九炼烽火的九式,不是说第九式就是绝招,第一式就是普攻,它们没有威力高低或者等级的差别。
以陆言的境界,战斗用的武功招式,他很早就不需要了,完善九炼烽火只是在梳理一生所学搭建体系,真正做到学贯百家成一家。
他眉眼一动,九座藏经阁门户大开,内中闪耀起无数金光字符,照亮了整个白色的世界。
陆言站在原地,依次将九座藏经阁看过去,喃喃自语:“九炼烽火的修炼应该是完成了,九式之间互相联结共通可相互转化,体系已成。对于百家学说思想的领悟,我也早已不输穷薪子、北冥子,或者老师荀子。为什么,我还是不能突破天人合一。”
“陆言~”
天书嗷嗷叫着又飞了回来,降落在陆言面前,一手指着后者鼻子骂骂咧咧,“你你你,你不会是走火入魔了吧。领悟天人合一是一回事,你的身体被心魔拿去乱搞又是另外一回事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