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狼来了-《重回1980小人物》


    第(2/3)页

    虽然刚才拍卖会暂停了一个小时,但是林平相信这些人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协商出一个很高的价格。

    林平要做的就是最短的时间内触摸到这些人的价格上限,不给这些人再次休会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拿到这块地。

    “五亿一千万!”小超人快速跟进。

    “六亿!”林平马上刷新。

    “六亿一千万!”虽然小超人依旧跟进,不过这一次竞价之前,他还是看了一下前排的这些前辈们。

    “七亿!”林平敏锐的捕捉到了,小超人出价之前那几秒的空挡,于是马上跟进。

    七亿出价之后,现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显然这些人在商量,要不要继续跟进。

    “这个大唐集团林平是不是脑子有毛病?他当真以为一个人可以独吞这三块地吗?简直无耻到了极点!我恒基地产宣布再追加一个亿。”电话中实时获取现场的情况,而在电话的另一头同样一个电话会议也在召开着。

    看着大家陷入沉默,恒基地产作为五大地产商之一,不想放弃这块儿很可能在未来让大家后悔的土地。

    反正最终的股权分布,是按照出资多少来决定。

    出的多占有的股份变多,于是有人决定开始加价。

    恒基地产宣布追加之后,消息马上反馈到了现场。

    “七亿一千万。”当小超人收到信息之后,再次有了底气于是宣布加价。

    “八亿!”林平一句话,让恒基地产刚刚追加了一个亿瞬间被抹平。

    再一次现场陷入沉默与紧张的电话会议之中。

    电话会议中,小公司无论如何都不再加钱。能加钱的也就是这几大房地产商。

    此时此刻,按照八个亿的出资总额来计算,每一家公司平均分配的出资还不到两个亿。

    对于小地产商来说,这已经是他们的能力上限,甚至一旦跟进的话,他们在港城之后的业务也会被限制。毕竟这么多钱拿出去之后,公司的现金流瞬间中断。

    可是对于大公司来说,两个亿并不算多,甚至这些钱完全可以从银行贷款中挪用出来。

    “我长江实业决定再增加两个亿!”毕竟自己儿子在出价,而且这块土地李超人颇为看好,于是咬咬牙决定再增加两个亿。

    “八亿一千万!”当小超人得知父亲又追加了两个亿之后,刚刚有些沮丧的神情瞬间振奋了起来。

    虽然他在公司没有职务,可是从小耳濡目染之下,也明白这些公司合起伙来,差不多也就能出个九到十个亿之间。

    即便是港城的房地产项目,也需要最快三年才能开始盈利。

    而内地的这块土地,一旦搞不好资金将会被套牢至少十年。

    一个是三年盈利,一个是十年之内倒贴利息。

    显然这比简单的账目,很多人都算得清楚。

    即便这些公司很有钱,也不想把这钱平白无故扔到这样的臭水坑之中。

    有这么多钱,随随便便在港城搞两个项目,便能挣得盆满钵满。

    何必浪费十年,把钱投在这里被套牢,而且未来的收益还是一个未知数。虽然土地地段非常的具有吸引力,可商人逐利,还是要核算成本。

    “十亿!”林平眼看着对方在逐步逼近自己的心理价位,无奈之下直接叫了个整数价位。

    自己手中还有十一个亿现金支票,而现在喊出十亿之后,最后的操作空间只有一个亿。

    十亿价格一出,全场雷动。

    即便是市长大人,见过风雨的大人物,也没想到这么一块地值这么多钱。

    如果这次土地拍卖不用上交国库的话,而是直接留给市政府用来支出财政的话,未来两三年的财政支出都有了着落。

    这几块土地虽然在核心区域,可是对于一个偌大的京城来说,倒不是什么如镇宅之宝一样的存在。

    如果可以的话,未来十年,每年都可以拿出两到三块地来拍卖。

    就在此时此刻,当价格破十亿之后,这条消息被快速的传到了大领导的耳中。

    “有了这笔钱,京城可以很好的再搞一搞基础建设。咱们的第一条地铁虽然已经建成,可是很多配套服务还没有完善。恐怕等到今年下半年,地铁才能正式对外运营。如今有了这笔钱,恐怕会让整个财政上轻松不少。”作为最大的领导的秘书,还是十分关心国家第一条地铁的建设进度。即便已经建成,可是却迟迟没有投入到运营之中,毕竟想要彻底运营一条地铁的话,所需要投入的钱,不比挖隧道便宜多少。

    听到秘书的话,大领导也是微微的点头表示赞同。

    不过大领导的眼光可并非局限在一条地铁之上,大领导看待问题的角度自上而下非常的广阔。

    “出售土地换来财政的宽裕,这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件行得通的方案。第一次拍卖就有这样的成果,也算是可喜可贺。

    可是也要警惕大喜变成大悲。倘若有的地方过于仰赖这种出售土地的方式,恐怕土地的价格会水涨船高之下,慢慢传导到还没有成长的房地产行业。

    我们这里可不比港城那么成熟,老百姓的工资也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房地产行业。再加上,国内的金融产业并不完善,没有金融产业的扶持,恐怕房地产行业还没有健康的成长便已经夭折。

    告诉地方的同志,对于出让土地这种事还需要谨慎再谨慎。不能看到别人吃肉,变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需要认真调研结合实际情况缓慢推进,不要试图复制京城的成功。”大领导比较担忧一旦下面的城市全都复制这样的成功经验,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对于领导的指示,秘书赶忙把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

    “现在林平出价十个亿,此时他三块土地一共出价十八个亿!作为商人,他的最终目的是要盈利。我真的很担心,他们这样盲目的报价,会不会最终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时候他们想要盈利,谁来买这样昂贵的房子呢?”另外一位秘书脸色担忧的说道。

    毕竟三块土地仅仅不过一百五十万平方米,有限的土地上想要盈利至少要创造出二十个亿以上的价值。

    这么高的价值,什么样的房子值这么多钱?

    而且这么多钱谁来买单呢?

    “根据我们同志们在港城的调研,在港城的中环是著名的商业区,就跟纽约的华尔街一样。那里都是知名企业的驻地,可谓是精英荟萃!

    现在这三块地处于城市的核心区域,未来这里很可能会是我们对外的一个窗口。外国的一些大企业会到这里来租赁办公楼,到时候有这些外企在,不愁挣不回来!现在唯一担心的是,会不会有那么多外企愿意来咱们国内投资?”虽然已经对外开放,可是绝大多数的外企并没有马上进来,所有人都是一副观望的态度。

    万事开头难,虽然大家有心理准备,这将是一场硬仗。

    可是在没有看到未来变成现实之前,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担忧。

    林平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报价的同时最大的领导也在时刻的关注着!

    不过在这一刻林平正在全神贯注的等着对方是否跟进!

    十个亿喊出已经有整整一分三十秒,前排的那些港商乱成了一团,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按照正常的拍卖程序,拍卖师即便没有马上落锤,现在也应该是第二次警告时间!

    可是拍卖师一直没有任何反应,显然这位来自港城的拍卖师,有意无意的在偏袒他所认识的这些公司高层。

    拍卖师的故意放水让林平极为不满,毕竟林平的退路仅剩一亿资金。

    如果对方再加价的话,林平只能动用最后的五亿美金!

    为了给对方施加压力,林平看着身边的外汇管理局局长孙立仁说道:“你去跟领导们说说,不要脸也是有个限度的!”

    林平的语气非常的不善,甚至带着一丝愤怒。

    孙立仁听着林平的语气,微微皱眉之后,还是点点头站起了身向着领导们所在的区域走去。

    又过了几十秒之后,拍卖师终于开始说话。

    “十亿,第二次!有没有企业还想继续加价的!”

    拍卖师说完之后又开始长时间的沉默!

    就在拍卖时故意放水的时候,李超人正在跟中房地产公司紧急的磋商。

    “我们公司一分钱都不会再追加了,这小子显然没个底线,再加上我们刚刚从银行得到消息,这小子在花旗银行贷了五亿美金的贷款。

    如果这家伙疯了,我可不想跟他一起疯下去!难不成我要陪他在十亿十五亿二十亿玩下去吗?万一这小子突然间在二十亿报价的时候撤走,我们这些人怎么可能接得起这么大的盘子。

    我们公司可以挪用的现金本就不多,现在已然是极限。你们想要继续追加的话,那就随你们的便。将来反正是按照出钱多少来分配股权,我们少赚一些无所谓,但是绝不能把风险扩大。”恒基地产选择不再追加一分钱,毕竟跟一个行业老手玩游戏的话,大家还能相互探知一下对方的底线。而跟这样的毛头小伙子拼命,而且手中掌握着大量现金的年轻人,显然一时冲动之下这种年轻人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甚至这样的年轻人连最起码的资金回笼时间都搞不懂,跟这的鲁莽年轻人拼命,简直是脑子进水才会做出的决定。

    恒基地产第一个表态之后,新鸿基也站了出来。

    “我们公司最多再增加一千万,不过很显然,对方肯定不会被这一千万打败。除非有人再拿出一到两个亿,否则的话我们看不到天花板在哪里!”新鸿基地产作为五大地产商之一,虽然表示愿意加钱,可是当价码来到十个亿的时候,一千万连塞牙缝都不够。

    虽然民间有个谚语,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是很显然以目前的状态来看,这一千万肯定不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那一根稻草。

    五大地产商两家已经选择了退避三舍,剩下的三家显然也没有在跟随的动力。

    不过为了表态,有人选择可以继续出钱,不过这出钱之前是有一个条件的。

    “我们新世界地产还可以再筹措五千万,不过有个前提,就是有人必须在追加两个亿。否则的话我们这五千万毫无意义!只要有人继续选择追加两个亿,我们马上投入着五千万。”表面上看上去似乎要追加投资,可是有这样的前提条件在,几乎等同于说了没说。

    长江实业的李超人看着大家一个个表态,无奈的叹了口气选择了放弃:“我们长江实业不再追加任何投资!”

    此时五大地产商四家已经彻底放弃,而最后一家连话都没说便直接挂断了电话!

    一场轰轰烈烈的合纵就这样轰然的倒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