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第七镇,忠直元亮,秀气文华,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 第八镇,有谋多智,善武能文,济北相鲍信字允诚。 第九镇,圣人宗派,好客礼贤,北海太守孔融字文举。 第十镇,武艺超群,威仪出众,广陵太守张超字孟高。 第十一镇,仁人君子,德厚温良,徐州刺史陶谦字恭祖。 第十二镇,名镇羌、胡,声闻夷夏,西凉太守马腾字寿成。 第十三镇,声如巨钟,丰姿英伟,北平太守公孙瓒字伯珪。 第十四镇,英雄冠世,刚勇绝伦,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字文台。 以上十四镇诸侯,陆离皆有耳闻,原本讨董大军中就有他们,只不过现在少了袁绍、袁术、张扬、曹操而已。 【交游豪俊,结纳英雄,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 【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字本初】 其实,真要论起来,他们也不算缺席,袁氏兄弟虽在雒阳,但关外局势皆因二人而起,而孟德公定然不会如此盛况,估计稳定局势之后就会飞马赶来。 至于张扬,近在眼前。 不过,为了填补空缺,亦或者为了营造出大场面,关外出现了四个从未听说过名号的地方诸侯。 琅琊相,陈源。 陈国相,赵波。 东阳丞,蔡瑜涛。 颍川丞,李绮念。 下意识地,陆离看向荀彧,荀家是颍川大族,另外三人不认识,总该认识这个颍川丞李绮念吧? 可惜,荀彧一脸茫然,显然是一个都不认识。 想想也是,堂堂荀氏继承人,可以直接与郡守论交,怎么可能记得一个六百石的小小郡丞? 饶是赵云,心中也是一阵无语:而今诸侯会盟,函谷关下虎踞龙盘,竟然混进了三个小人物—— 平时可以横行一郡之地,若不来此,倒也勉强够看,但放眼天下,真称不上入流,尤其是另外十四镇诸侯,随意出一偏师,即可将其击溃。 换而言之。 忠心可鉴但未免有些自不量力了。 唯独陈国相赵波例外,陈国之王乃汉室宗亲,现任陈王刘宠是汉明帝的玄孙,在当今掌握实权的汉家宗亲中,属他最为勇猛,善使弓弩,箭法高超,前几年的黄巾之乱不仅没有对陈国造成损害,反而使其丁口猛增——毕竟,邻近郡国的百姓纷纷来此寻求庇护。 而今国相代其出征,恐怕麾下募集了不少壮士。 “敢问将军,哪些诸侯心向大义?” 事到如今,局势已明晰大半,夏侯惇不再隐藏锋芒,径直问道: “又哪些鼠辈自甘堕落,愿与吾等共进退?” “韩馥,韩冀州,此人无愧海内名士之名,虽是袁家门生,但深明大义,定好未时前来与吾等会盟。” “刘岱,刘兖州,齐悼惠王之后,听闻少帝蒙难,愿力扶汉室,待整顿完军马,便来关下会盟。” “孔融,孔北海,圣人血传,心向汉室,愿与吾等结盟。” “陶谦,原先态度踌躇,但见吾出示太后懿旨、卢尚书手书之后,旋即同意会盟。” “北平太守公孙瓒与乌程侯孙坚,明晓原委之后,态度激昂,若非麾下部将阻拦,早已点齐兵马冲击董卓大营了。” 韩馥,刘岱、孔融等人,或公卿子弟,或汉家宗亲,或当世大儒,公孙瓒与孙坚亦是久负盛名的英雄,能与之结盟,陆离颇感荣幸,当即命人再宰牛杀马,准备会盟所需之物。 不多时,十路人马齐齐抵达函谷关,曹操亦带着潘明匆忙赶来,忽略那三个前来凑人数的无名之辈,陆离与赵云等将皆亲自出关相迎。 整个过程中,董卓及其党羽出奇的安静,未曾派兵袭扰,因为他们同样忙着会盟,并商议冲关之策。 未时,阴阳和合,万物化生。 “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大儒孔融四岁让梨,声名远扬,又是孔圣人的嫡传血脉,由其主持仪式,方能彰显大义。 待他说完,包括陆离在内的十人皆拱手。 “某不过一郡国之相,而今奉陈王之命前来勤王,不配盟主之位。” 陈国相赵波后退三步,以示决心,而琅琊相陈源、东阳丞蔡瑜涛、颍川丞李绮念,三人同样有自知之明,态度躬谦地退了下去。 见状,典军校尉曹操环顾四周:“乌程侯当世猛将,可为盟主。” 韩馥、刘岱、陶谦,皆为刺史,位卑权重,要推举其中一人为盟主,另外两人必定不服,公孙瓒与孔融均为太守,亦无资格担任盟主。 而在场众人中,唯独孙坚地位超然,虽是一地太守,却位居侯位。 不过,孙坚却推脱道:“文治武功,本侯只占其一,怎敢忝居盟主之位。” 光武皇帝好儒重经,国家向来 以经术取士,而他出身寒微,并非儒士,又有孔融这个圣人子弟在侧压着,实在不好开口答应,即便心中很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