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荀彧之谋-《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
第(2/3)页
佐官一脸郑重道:“定然不负大人所望。”“下官这就去了。”
言罢,佐官向荀彧行了一礼,也离开了城主府。
在皇甫嵩做出“围三厥一”的举动后,荀彧便开始作起了布置,提前与各城门负责的主将打好了招呼。
若是城门有一方告破,便即将有生力量往东门处而退,给对方造成一个他们的确是准备有从东门逃跑的打算。
这样董卓军便会觉得自己一方中了他们的圈套,想必在战斗中不会过于拼命。
但是这个撤退却不是一下子就退走,而是慢慢退走,要有章法,不能让敌军乘胜追击。
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军队把控不住,会形成大规模的崩溃。
撤退变成了败退,其中的差距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荀彧还提前与东门的守备将领进行了密谈,若是有百姓想要从东门而出,不管多少皆放他们出去。
这些百姓若是继续留在城中,遭到兵灾的可能性很大。
皇甫嵩的确治军严格,但在这乱战中,真有些残害百姓的事情发生,作为主将大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往外奔逃说不定还能留下性命呢。
不过这也都是看运气的事情。
其次,第一时间往东城奔逃的人有很大概率是得到消息的乡绅士族。
这些人与普通百姓不同,有家仆、有护卫,成群结队。
若是不让这些人出城,在城中混乱时闹将起来也是有些麻烦,不如将他们放出去,说不准还能吸引城外董卓军的注意。
最后,荀彧早已命佐官将城中最后的火油放置在城中各重要地方,待城破之后,看守火油的士卒便会开始纵火焚城。
若是想着鱼死网破,在城门未破时荀彧便可以纵火焚城,不过荀彧并没有这个打算。
董卓军进入鄄城后发现城池被焚,以皇甫嵩过往的性格来看定然不会坐视不理。
皇甫嵩在战场上虽说杀伐果断,但对老百姓还是非常不错的,要不然之前在冀州剿灭黄巾贼后也不会为冀州百姓向皇帝申请减免赋税。
只要皇甫嵩不坐视不理,那么城内的董卓军便会分出一部分前去救火,而自己一方从东门撤退时的压力就会小上许多。
这一加一减之间,己方更显得有准备,就算从东门突围后在门外有埋伏也能够有些依仗。
总比仓促而逃来的要靠谱许多。
荀彧根据皇甫嵩的安排,做出了自己的谋划,想着尽可能的将损失降到最低。
只不过若是攻入城中的董卓军对燃烧起来的大火视而不见,继续追击己方,那这满城百姓的死伤恐怕要算在他荀彧头上了。
荀彧思索了一番,所有谋划、布置并无什么遗漏之后,带着亲卫也离开了城主府往东门而去。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