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风俗-《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


    第(3/3)页

    只是一个关爱自家孩儿的老父亲。

    董卓摆了摆手笑道:“伯喈你这话说的,琰儿性格乖巧可爱,怎会是恃才而骄的人。”

    “再说了。”

    “届时琰儿出嫁之日,多陪些嫁妆便是。”“伯喈可勿要吝啬。”

    “哈哈哈哈哈哈。”说着说着,董卓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而此时蔡邕脸上也露出无奈的笑意,因为董卓说多陪嫁妆是有道理的。

    汉朝的婚姻嫁娶的支出是相当惊人的,因为聘财与嫁妆的数量,是婚姻当事人家庭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地位。

    汉惠帝娶后就用“聘黄金二万斤”,此外,还有若干数目的“雁璧、乘马、束帛”。

    稍微近一点的,东汉桓帝立梁皇后,也用黄金二万斤。

    有道是上行下效,皇帝都是如此,更别提下面的世家子弟,名门望族了。

    要说“近一点”的则是董卓了。

    蔡邕眼前的董卓娶妻时的聘礼,辎车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充路。

    辎车一乘约值一万钱,马价每匹也在一万钱左右;最低限额十万钱计。

    奴婢是一个人大概是三、四万钱。

    奴婢钱帛充路,将路都堵满了。

    董卓之所以出这么多的聘礼,那自然是为了显示出自己的身份、地位、财力。

    而董卓让蔡邕多出些嫁妆也同样如此,嫁妆越丰厚代表的自然身价越高。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女儿出嫁所带去的嫁妆属于出嫁人的私人财产,男方未经过出嫁人的同意是不能私自动用的。

    这也反应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所谓的男尊女卑都是扯淡,一切关系都是相对而言。

    蔡邕闻言笑了笑,戏谑道:“琰儿出嫁老夫准备的嫁妆自然不会少。”

    “就不知仲颍这当义父的,出多少嫁妆啊?”

    董卓:……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