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巨唐的诗人们-《我老腊肉回来了!》


    第(2/3)页

    边塞诗人里,还有一位雄奇瑰丽的大诗人,岑参。

    岑参的祖上,其实是非常显赫的,曾经出过三个宰相。

    但是到了他这一辈,是很穷的。

    20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书读的差不多了。

    就跑到长安城,想要找权贵举荐自己做官。

    但是失败了。

    接着他又去了北方,游荡几年,也是没有什么收获。

    当时的朝廷,想要晋升,要么是科举,要么是战功。

    于是,岑参和很多人一样,也选择了去塞外。

    刚到边塞的岑参似乎经常想家。

    他写道: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待了不到两年,他就跑回了长安。

    然后和李白、杜甫、高适等人,都玩的不错。

    然后,他又开始怀念边塞的生活了。

    他又跑到了大西北,跟了当时的名将封常清。

    这段时间,岑参文思如泉涌,写下了《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他写下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他的脑洞,他的想象力,肆无忌惮地在边塞的苍茫中飞扬。

    一篇又一篇脍炙人口的诗篇翻飞而出。

    而后,安史之乱爆发了。

    他被一贬再贬,最后死四川了。

    ……

    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

    他名字里面的浩然二字,取自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因为他的老爹,认定他们家就是孟子的后代。

    他老爹自然是望子成龙的。

    十六七的孟浩然确实也厉害,很快就在当地的考试里,崭露头角。

    但是某一天。

    他来到了鹿门山。

    见到了这里的山水花鸟,整个人,都陷入了大自然之中。

    于是,他在这里隐居了。

    在这个时期,他写了很很多的诗篇,也形成了自己清新自然的风格。

    他写: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有时,他也会出门。

    于是他写: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但是孟浩然其实也是想要做官的。

    于是,他偶尔也会给大人物们,写信推荐自己。

    他给张九龄写《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他也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没有考上。

    孟浩然四十多岁的时候,大官韩朝宗很喜欢孟浩然,与孟浩然一见如故,把酒言欢,倾吐心意。

    当孟浩然将自己大半生的坎坷经历告诉了韩朝宗,立刻得到了韩朝宗的同情和共鸣。

    韩朝宗决定一定要找机会向朝廷举荐孟浩然。

    而孟浩然很高兴,答应了和韩朝宗一起再次进京谒见。

    但是到了那一天,孟浩然居然和朋友喝酒谈诗,也不知道是不是酒喝多了,他说道:“业已饮,遑恤他!”

    于是,机会飞走了。

    流年不利的他心灰意冷,选择了出游。

    于是李白为他送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然后他就回到了家里。

    过气了悠闲舒适的农家生活。

    他写《过故人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诗的大意就是和朋友们在村子里吃吃喝喝,好生痛快!

    李白来找他。

    王昌龄也来找他。

    然后,他和王昌龄一起喝大了。

    就这么死掉了。

    时年52岁。

    ……

    山水田园诗人里,还有一个很佛系的王维。

    王维出身望族,乃是太原王氏。

    他9岁就会写诗,15岁就到了长安城考试。

    17岁那年的重阳节,他写了一首思乡的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想说的是,在长安城一个好孤独,好想回家……

    但是吧,想家归想家。

    日子还得继续过。

    王维在长安城很受王宫贵胄们的待见,很快混进了上流社会。

    后来,他21岁就中了进士。

    可能王维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官场生涯要起飞了的时候,他手下的人犯了事,连带着的,他自己也被贬了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