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等赚取了第一桶金,她就会离开玉水县,奔向更加广阔的天地。怎么着也得上新州去啊! 这样,也能离那乱七八糟、愚昧短见的所谓亲人们远一点。 楚碧荷一时又精神抖擞起来,毫不犹豫朝牛家走去...... 将清蒸狮子头和鸡豆花的做法仔细讲解传授给坎儿和唐氏他们之后,纪青青便和薛氏回村里去了。 没两天,便上梁盖瓦,新房子算是落成了。 接下来就是装修。 纪青青和薛氏每天都往新房子那边跑,亲自指点监看着,务求将每一处都弄得完美。 毕竟,这是以后的家呢! 纪青莺和纪同晓姐弟俩也天天跟着一块儿过去。 偶尔帮忙搬个东西什么的,忙得不亦乐乎。 茶场的管理已经步入正轨,纪同信本来想去一趟新州,看看能不能聘请到一两位厉害的掌柜和账房回来的。 但新房子马上就要装修好了,连搬家的吉日都看好了,怎么着也得搬进去再走。 学堂那边的桌椅已经到位,后院有几间房子是提供给先生住的,简单的家具也都添置好了。 纪同向便准备进城去打听打听,打算聘请一位先生回来,端午之后,就可以开学了。 纪青青这才想起来忘了告诉他们虞老先生答应为学堂题写匾额的事情了,这才忙让薛氏告诉了纪同向。 纪同向又惊又喜,简直快要乐疯了。 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只当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再三同薛氏确定,笑得合不拢嘴。 “本来我还愁先生不好请呢,这下好了,有虞老先生题匾,这是多大的光荣啊!三叔、三婶,这可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了!” 薛氏笑道:“谢什么呀,我们还不也是村里的人?还不是也盼着村里头好?村里多出几个秀才、举人什么的,我们也同样脸上有光不是!” 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这倒是的! 这事儿一传开,整个村里都沸腾了。 那可是虞老先生啊! 虞老先生为村里的学堂题写匾额,这是全村人的荣光啊,说出去多长脸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