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到这里,大家下意识的将目光看向了就站在崇祯身边的朱慈烺。 所有人都知道,正是这位太子一次次的力挽狂澜,才将京城从危如累卵的情况中拉了回来,有了稳如泰山的现状。 但凡是换一个人来,京城此刻怕是都已经遭了李自成贼军毒手。 户部尚书,大学士范景文站了出来,沉声道:“臣闻,国逢危难之际,必有智勇双全之士出现,拯救华夏黎民于水火之中。太子,正是我大明的救星!还请陛下好生奖赏太子,以安臣民之心,升将士之士气!” 随后,王家彦、李邦华、施邦耀等几名大臣也站了出来,道:“臣等附议!”“请奖太子及有功将士,安天下之心。” 英国公张世泽同样高声道:“臣附议!” 襄城伯李国桢犹豫了一下,也站了出来:“臣,附议。” 一名又一名的大明臣子站了出来:“臣等,附议!” 崇祯看着面前所有的大明臣子,心情很复杂。 从登基到现在整整十七年间,这还是崇祯第一次看到所有在场的大明臣子,如此统一立场的去赞扬一个人。 而这个人,还是崇祯的儿子! 想到这里,崇祯突然又得意起来。 朕的儿子,朕教的嘛! 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崇祯看向了一旁的朱慈烺,笑道:“烺儿,你想要什么奖赏?” 封赏其他人容易,封赏朱慈烺这个太子,其实不太好封。 给金银珠宝吧,感觉配不上朱慈烺的功劳。 加官进爵也不好办,朱慈烺已经是太子,大明下一任的皇帝,还能封什么官,进什么爵? 所以崇祯打算问一问朱慈烺的意见。 朱慈烺想了想,很干脆的说道:“儿臣其实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父皇随意看着封赏就是了。” 崇祯:“……” 也没听说过烺儿喜欢踢蹴鞠啊,这踢皮球的本事还挺强的是怎么回事。 崇祯想了想,道:“这样吧,就封你为亲军都指挥使,协助英国公和襄城伯处理兵事。另外,从今往后,你可以参加廷议,有议事的资格!” 众人听完这个封赏,都吃了一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