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六章 带着任务来的(第二更)-《溯流文艺时代》


    第(2/3)页

    看王晓波咧嘴,莫言笑了笑,初见王晓波的时候,会觉得有点丑,他的长相确实不讨喜,特别是咧嘴的时候,露出两排大牙,实在不太雅观。

    但是见得多了,又觉得有些可爱。

    没等于东他们问,王晓波主动解释,原来刘新武是在书店看到了王晓波的《黄金年代》,觉得写得实在是好,就辗转着打听王晓波的联系方式,最终还真让他给找着了。

    莫言点点头,说,“确实写得好。”

    “我也觉得写得好。”王晓波自己也说,“要是不觉得好,我也不会写出来。所以一旦我写出来,即便别人觉得不好,我自己也应该觉得好。但是,有时候也觉得不好,总是不可避免的。”

    这话听起来很矛盾,但是很有意思,大概人就是这样矛盾的。

    其实王晓波今年应该有一部电影要上映的,是他跟张园共同编剧的《东宫西宫》,只不过讲的是同性恋,题材敏感,没能在国内上映。

    对此他有些怨言,却没有完全表达。

    又喝了会,于东忽然问:“你这次到金陵来到底干嘛来的?”

    这话于东已经问了王晓波三次了,每次王晓波都回答说:就是来看看。

    但是怎么看,他都不像只是来看看这么简单。

    这会儿王晓波喝得也有些上头,便不再回答“就是来看看”了,而是开始说起了自己此行的真实意图,“我其实这次来,是带着任务来的。”

    “什么任务?”毕飞雨好奇道,其他几个人也都伸着头。

    他们伸头,王晓波就忍不住往回缩了缩,“跟你们关系不大,我有个外甥,叫姚永,清华的学生,今年大四了,在机电系,特别喜欢搞音乐,天天留个长发……”

    可能想到自己头发也不短,王晓波拿手比划起来:“比我这头发长,中分,从背后看不出来是个男学生。”

    “这小子白天上课,晚上弹吉他,忙得没时间睡觉。”

    听到这里,余桦笑道:“那还不错,至少没有白天睡觉,晚上弹吉他。”

    “那更完蛋,他还组了个乐队,叫泡沫。他爸妈就觉得不靠谱,认为他干的事情就是泡沫,但是他们在国外,又劝不了,只能使唤我了。”

    说到这里,于东他们还是没明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