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作家能不能被培养-《溯流文艺时代》


    第(2/3)页

    听程永兴说主编对《寡妇之死》的评价很高,其他人的表情都变得有些不太一样了。

    现在杂志社的主编还由创始人之一的文学泰斗巴今担任,巴今在国内文坛的地位有目共睹,大家都知道他的评价代表了什么。

    这个叫于东的年轻人,可能真的要出名了。

    而严歌玲则露出遗憾的表情,“我不日就要再去美国,恐怕是不能及时看到这篇小说了。不过倒是可以去买一本《钟山》,看看那篇《补天》。”

    程永兴装作不虞道:“严老师,你现在可站在咱们《收获》的地盘上,怎么倒要跑去买《钟山》了?”

    严歌玲则笑了起来:“我看程主编你的办公室里不也摆着几本《钟山》么?”

    王安意也笑道:“他可不仅仅只有几本,你要是翻开他抽屉,再拉开书柜,就会发现《钟山》他是基本一期不落。”

    “这就叫身在曹营心在汉。”另一边的孙甘路做了总结性陈述。

    “哈哈,不开玩笑了啊。”程永兴笑着摆了摆手,“今天其实本来李主审也要来的,不过临时有些事情没能过来。她还让我跟你们告个歉,说有机会一定要请大家喝茶。”

    程永兴口中的李主审,指的就是主编巴今先生的女儿李晓林。

    巴今因为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不太好,所以时常不在社里待着。

    社里的很多工作都由其他几位领导分担。

    程永兴在社里其实只能算得上四把手,上面有巴今、李晓林,还有另一外副主编肖远敏。

    但是很多实际工作又由程永兴来做,他毕竟年轻有冲劲。

    一堆作家坐在一个屋里,聊的东西也没有多么脱离群众,大家也都在说一些琐碎的事情。而且很多人彼此都还不太熟悉,聊的东西自然也只能浮在表面。

    于东要感谢现场有两位女士在,抽烟的男人们都很克制,想要抽烟都会借着上厕所的机会出去。

    聊了大概有一个多小时,话题才渐渐地朝着文学相关的方向转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