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补天-《溯流文艺时代》


    第(2/3)页

    当然,也有人会说,很多优秀的科幻作品好像写得也没有那么“硬核”,比如《沙丘》,里面甚至出现了预言术这类的东西。

    但是杨萧认为,即便是《沙丘》这样的有些“奇幻”的科幻大作,在科学上也是有迹可循的,至少很多人在读的时候不会出现强烈的违和感。

    这就是科幻的核心,再离谱的东西,只要有一个跟科学有关的核,那就不会有问题。

    就像是作家写了同样一个场景,某个人类在被碾成肉泥之后复活,如果作者只是写这个人类通过某种不可思议的能量复活了,那就显得奇幻。但是如果作者解释,这个人类残留的细胞通过基因复刻(或者是其他某种科学技术),不管这种科学技术现在能不能实现,那它就是科幻。

    除此之外,《第二世界》这本书还有一点也让杨萧感觉欣喜,相对于绝大多数的科幻作家,这位《第二世界》的作者文字要细腻很多,把控能力很强。

    这些元素加在一起,证明《第二世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只不过,这是一部长篇呀。

    她有些理解谭锴的表现了,面对这样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根本就无法说出拒绝的话。可是,他们现在有能力不说拒绝么?

    《科幻世界》才刚刚有些起势,这时候冒险去刊载长篇,说不定他们的杂志会受到影响,这样的话,他们之前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了。

    杨萧不是一个不敢冒险的人,但也要看值不值得。

    “谭老师,你自己的意思是怎样?”杨萧放下手中的稿子,抬头看向谭锴。

    谭锴正坐在椅子上想事情,听到杨萧的话,他回过神来,摇头道,“我就是没有主意,才来找你商量。”

    杨萧先是看了一会谭锴,随后又把目光移向办公室的门口。虽然办公室的门已经关上,但是还能够听到杂志社大厅里面热闹的声音。

    自从举办了世界科幻协会年会,杂志社改名之后,社员们的积极性一直很高。杂志社内外,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果不出意外,杂志社会越来越好。

    他们努力的方向是对的,今年发生的一切告诉了他们这一点,所以只要他们朝着之前努力的方向前进,最终会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

    但是杨萧不是一个守成的人,她总是有点冒险精神,不然的话也不会在重重压力下肩负杂志社蹒跚前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