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巨型龙船备远航-《大宋昏君》


    第(2/3)页

    此外这种硬帆结构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使船速提高。并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风云突变,调戗转脚灵活,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

    大宋战船在两舷和艉部还设有长橹。这种长橹入水深,多人摇摆,橹在水下半旋转的动作类似今天的螺旋桨,推进效率较高。在无风的时候也可以保持相当航速,而且橹在船外的涉水面积小,适应在狭窄港湾拥挤水域航行。

    这些都是都水监依照赵桓绘制的图形,经过无数次实验制作而成。

    经过几个月的魔鬼式训练,赵吏竟然成长的许多。与以前那个吃喝嫖赌的花花公子形象判若两人,他也成了水师的榜样。

    只见赵吏依照风向调转着舵橹,龙船在风雨飘摇的海面上稳定起伏,潘不疯不禁暗暗点头。

    ……

    汴京,赵桓在文德殿。

    “陛下,这是胶州水师潘不疯寄来的书信。”曹东升送上来一封书信。

    赵桓拆开书信一看,脸上露出笑容:“朕果然没有看错人,这个赵吏进步很大,潘不疯信中说此人可堪重用。”

    曹东升低着头:“陛下,常言说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吏郡王的滑稽个性,让他带领这么一支庞大的水军,是否不太妥当。”

    赵桓笑了笑:“朕造龙船的目的不是远扬四海,泽被苍生,也不是让外藩仰慕我华夏。朕是想让他去引进番薯和玉米。”

    曹东升满眼不解:“陛下,您一直说的这个番薯和玉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赵桓笑着道:“一石大米的产量能种出五十石番薯。而且这些东西耐旱耐贫瘠,能使贫瘠的土地种出丰硕的果实。”

    曹东升听他说的有些天方夜谭,但这个狗皇帝向来都是出其不意的带来一些惊喜,听他这么说总是没有错的。

    “去将军器监的姜帆带来。”赵桓说道。

    不一会儿姜帆来到文德殿:“陛下,军器监姜帆叩见陛下。”

    “姜帆,朕问你。福建船厂的龙船建造的如何了?”

    姜帆躬身答到:“陛下,已经有四十艘龙船开往胶州湾交接完毕。主龙船预计月底就能交付使用,八个月后,胶州水师便可以远航出发了。”

    赵桓皱了皱眉头:“六个月,朕给你半年时间,胶州水师必须开航。”

    姜帆一咬牙:“遵旨!”

    “那个,红衣大炮制作的怎么样了?”赵桓最担心的还是这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