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智若愚显智慧-《大宋昏君》
第(2/3)页
潘不风叹了口气:“眼下御龙卫依旧人手不足,还尚需时日。”
赵桓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人手的事朕来解决。”
突然赵桓看到桌子上一份经制钱的税收列表,上面税收五花八门。他拿着账目问道:“这是哪里的?怎地如此之多。”
潘不风接过一看:“起奏陛下,这是泸州经制钱税。据规定,凡是买卖田宅、酒糟,以及进行一切民间钱物交易,每交易1000文,由官府征收30文的“经制钱”,后又增加到56文。“经制钱”涵盖范围极广,可谓雁过拔毛,在一些地区征收的经制钱甚至达到了正税数额的三倍至多。另这经制钱下面还有许多繁琐的税赋名目,百姓苦不堪言。”
“朕若是要取消这经制钱呢?”赵桓问道。
潘不风皱眉道:“陛下,这事末将就不懂了。需去问问户部。但若是取消经制钱,朝廷开支税收就无法凑足,国库就会空虚。”
赵桓又拿起另一份账目:“月桩钱,这个是军费开支,这个不能少。朕明白了,潘不风,你给朕把这些账目核算清楚。”
“遵旨!”
紫宸殿早朝。
“朕这几日去了趟御龙卫,不看不知道,我大宋税收这么多名目。战事止歇,朕本想与民生息,这如此多的赋税百姓怎能承受,户部尚书,你有何良策吗?”
新任户部尚书段小荣站出来道:“陛下,若减免赋税则会发展生产,但朝廷收入却又减少。若是朝廷收入多了,百姓却又疾苦,中间实则两难。”
赵桓看着新上任的户部尚书,这与他曾任的相州知州不太一样,没有发现此人有什么出色的地方:“朕我问你的是你有何良策,不是听你诉苦的。朕想减免赋税,与民生息,你以为如何?”
段小荣摇了摇头:“陛下,臣不同意减免赋税。如今我大宋国库空虚,前方将士还需要大量粮草军饷,加上百官俸禄还需发放。若是减免赋税,朝廷万万吃不消。”
赵桓心烦意乱的摇了摇手:“下去。”
段小荣缩回人群不再言语。
“还有其他人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赵桓问道。
众大臣窃窃私语,就是没人应声。谁不知道,减免赋税朝廷收入就会减少。朝廷收入减少了,官员俸禄自然就少,傻子才站出来呢。
“退朝!”赵桓颇不情愿的道。
散朝后一众官员围着段小荣拍起了马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