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国尉的权利要大于太子,那也只是一时的权利。 太子可是储君的象征。 一旦先王驾崩,太子就可继位。 王子钧此次若是被提拔为国尉,日后再想和王子柱争夺太子之位,就要立下更大的功劳。 范丞相明显是有意想要将太子之位空给王子柱。 众人心中思索万千,却也不敢开口直言。 但秦王嬴稷又何尝不知? 从他赐封兄弟二人的名号时,就不难看出他更加重视谁! 一个武威君! 一个安国君! 很显然,对于两位王子未来继承太子之位的看法,嬴稷更倾向于后者。 只不过,现在王子钧一次次的为大秦立下不世之功,光芒早已盖过了嬴柱。 不仅仅是在大军中,就连朝堂一些大臣也为之钦佩。 功高盖主! 身为帝王的嬴稷自然明白! 若是再这样下去,即便自己现在还坐在大秦王位上,但要不了多久,这朝堂上,军营里恐怕都将听命于赢钧,甚至自己的王权也会被架空。 这样一来,岂不是和白起如出一辙? 嬴稷眼神复杂的看着范睢,一时间难以抉择。 “报!” 就在这时,又一名斥候的声音在大殿外响起。 “报!” 斥候快步的跑到大殿之下,举起手中的竹简跪在地上,喘着粗气说道:“启禀大王,南阳郡急报!” 听到是从南阳郡传来的消息,嬴稷立马站起身来,挥手道:“快,快呈上来!” 现在函谷关的危机已经得到解决,就只剩下情况未知的南阳郡。 如今南阳郡总算传来了消息,这如何不让人激动? 不论结果如何,最起码能够清楚知道南阳郡的情况,纵然是兵败,也能提前部署。 侍候连忙迈着小碎步,跑到斥候的面前,从他手中接过竹简。 此时函谷关的四国大军已经击退,进犯南阳郡的五十万楚军已经不足为惧。 况且有蒙骜将军领军,相信南阳郡不会这么快兵败。 侍候拿着竹简走到嬴稷的身前,低头弯腰,恭敬的递到嬴稷面前。 嬴稷一把拿过他手中的竹简,打开后,迫不及待的看着上面的战报。 站在殿下的众臣,也纷纷翘首以待。 现在只要击退南阳郡五十万大军,秦国的危机就能得到解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