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邦交伐国-《陛下奇观误国啊》


    第(2/3)页

    淮野之地的局势颇为波澜壮阔,让姜山一时之间都不敢贸然出征。

    淮野之地的九座城池,成了目前极为关键的九个节点。

    其中商邑城,田裕城,暂时属于燕国,瀚海城和临沂城属于赵国。

    丰淄城被淮野虎占领,牧守城被清风寨占领,剩下的两座城池则归属于淮野王城。

    每座城池至少都有六到八万可战之兵,只不过在没有命星强者统帅的情况下,和目前的几大势力依旧有着鸿沟般的差距。

    其他诸多势力和清风寨之间的连接,被郎猈的十万狼骑兵所隔断,所以目前清风寨所要面对的只有一个郎猈。

    姜山心中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将这只狼骑兵完全剿灭,以报之前突袭之仇。

    只不过一位谋士的话,却让他惊醒。

    “公子,古来征伐,无非是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公子想要征伐金狼王朝我不反对,但公子在开战之前一定要想好,这一战我们要得到什么,又将失去什么。

    如此才能真正的以战强国,而不至于国为苦战,民为战苦。”

    一位有些富态的中年谋士,在说出这番话又和姜山畅谈良久后,这才飘然远去。

    没错,姜山的第三位二流武将,早在几天前,就已经成功召唤了出来。

    只不过这位作为谋士的武将,在知道淮野之地当前的状况后,却不愿意呆在函断山脉。

    他要以自身的智慧和那三寸不烂之舌,为姜山搅乱这淮野之地的局势,并且谋取最大的利益。

    此时,清风寨中少了一名智谋惊艳的谋士,而淮野之地却多了一位蒯姓的说客。

    ……

    姓名:蒯通

    种族:人族

    蒯通,本名蒯彻,为避汉武帝名讳改名作“通”。范阳人,辩才无双,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

    秦二世元年八月,武臣授命于陈涉北上扫荡赵地。

    眼光老到,善为长短之说的蒯通游说范阳县令徐公,降赵王武臣。

    又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赵王武臣接受范阳县令徐公投降,传檄千里,不战而下三十余城。

    汉四年十月,韩信领兵向东进发,汉王派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归顺。

    韩信打算停止进军,蒯通却规劝韩信率军渡过黄河,乘机突袭齐国属下的军队,很快就打到国都临菑。

    曾为韩信谋士,建议韩信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现代学者罗根泽认为蒯通是《战国策》一书的作者。

    据传,东汉末年刘表的谋臣蒯良、蒯越是其后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