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那样子,哪里止数百斤,怕是近千斤了! 一次烧千斤,这一早一晚,便是两千斤,数十两银子啊! 这是烧银子啊! “宁远,滚出来!”弘治皇帝沉声喝道。 宁远自是得到消息,忙小跑着赶来,一脸的嬉笑。 弘治皇帝见状,越发的生气。 这小子,还没意识到自己之过错?反而一脸立功一般,等着表功吗? 他当即开口道:“宁远,你可知罪?” 宁远有些错愕的挠了挠头:“臣……不知。” 弘治皇帝直接道:“你奢靡无度,一日白白烧炭近两千斤,此乃铺张浪费,你还敢嘴硬?” 宁远更是茫然的样子:“陛下,天色渐寒,百姓寒冷,臣燃木炭,为百姓取暖,乃是救济百姓,断不是浪费啊!” 弘治皇帝:“……” 这番辩驳,确实很有道理。 毕竟外面那两三千百姓,因为这木炭的燃烧,很是舒坦。 可他还在冷着脸道:“既是救济百姓,何不将这些木炭分发百姓?” 宁远笑了笑:“陛下,臣……做好事,不留名的!” 弘治皇帝:“……” 他一瞪眼,那叫一个气啊! 这混账,当真是不要脸啊,什么话都敢说? 你这,也是做好事?也是不留名? 顿了顿,弘治皇帝低声道:“你可知,你这等行径,会致使木炭价格继续上涨?” 宁远想了想,赔笑道:“这……臣还真不知道。” “另外,陛下,臣以为,木炭上涨,未必……是坏事。” “敢问陛下可听闻过一个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说到后面,他已是十分的严肃。 事实上,之所以这样“浪费”木炭,他的目的便是令木炭价格暴涨。 原因很简单,无论这木炭价格是否暴涨,于普通百姓而言,基本是没有影响的。 因为,即便木炭的价格还是先前的七八分钱,普通的百姓,也舍不得烧啊! 既如此,木炭的贵贱与否,与大部分的百姓,没半点关系啊。 而弘治皇帝闻言,顿了一下,旋即沉默下去。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一首诗中的一句,用以形容卖炭翁明明穿着淡薄,却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一些,这样才能将木炭卖出更高的价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