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小冰河时期的缘故,天气更冷,致使粮食不足。 而粮食不足,百姓们吃不饱饭,这天下,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太平! 诚如去岁冬天,他宁远负责赈灾北直隶效果不错,最起码,使得许多人避免了死亡的厄运。 可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你朝廷能赈济一时,以后呢? 这小冰河时期可不是一年两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以后每年都赈灾? 问题的根源,在于粮食! 一种耐寒,产量又大,能叫天下百姓吃饱饭的粮食! 想着,宁远的呼吸不由得粗重了几分。 土豆啊! 他暗暗激动着,酝酿许久,正要开口,却见弘治皇帝面上浮现苦涩的笑容。 “呵呵,朕,太过异想天开了。” “这世间,哪里有又耐寒,产量又高的主粮呢?” “好了,宁爱卿,你退下吧!” “播种在即,朝廷,还要劝农啊,早些播种,多种一些地,到得秋天,尽最大程度避免寒灾啊。” 弘治皇帝有些无力说着。 宁远静悄悄退下。 对于皇帝陛下的心情,他是可以理解的。 确实,有些时候,人力确有不逮之处。 这小冰河时期,是天灾,乃至于是导致大明灭亡的主要诱引。 种不出粮食,百姓们吃不饱,那就要闹事。 这里闹一下,哪里闹一下,再加上北虏南寇,这天下,就会四处漏风,风雨飘摇。 接下来的数日,弘治皇帝的风寒病并没有好。 每日,靠着酸菜羊肉辣椒汤吊着,勤勉如常,可整个人的状态,却是越发的虚弱了。 西山。 朱厚照来了,却是失去了往日的精气神,看起来愁眉不展,十分的疲乏。 他眼睛通红道:“老宁,父皇他……可能不行了。” 宁远吓了一跳,忙道:“殿下莫乱说,陛下洪福齐天,岂会……” “不!” 朱厚照摆手:“你不知道,父皇他这是拖着病操劳,召见大臣越发的频繁了,可能……是在托孤。” 卧槽! 宁远已是惊住了。 不是吧? 皇帝陛下……不行了? 这可完全超乎了他的预料。 在史上,这位弘治皇帝虽是十分劳累,可也活了三十多岁。 若按照时间来算,那最少也还有五六年的寿命,得到弘治十八年才寿终正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