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1章 整装待发-《外科教父》


    第(3/3)页

    这是男人的天性决定的,跟教育程度没有关系。

    “我们骨科,你和苏少的机会最大,不过曹前、粟丰余也不赖,他们毕竟比你们大几岁,手术经验更多。”陈歌对林浩很有信心。

    对年轻人的培养,苏教授当时改革,采用导师制,一般导师一带一,有余力的一带多。

    要是五年专科培训,没有带出像样的水平,带教的导师要承担责任,当主任的,取消主任职位,带组的取消组长职位,五年内不得重新竞聘。

    要是带出的学生优秀,这算导师的成绩,这是竞聘科主任或其它职位的必需成绩,没有这方面的成绩,一票否决,不管你多厉害,连竞选科主任的资格都没有。

    一个人再厉害,不愿意或者不会培养人才,苏教授认为他就不能站在领导岗位上,只能做一个普通医生,单打独斗。

    在这种严酷的制度下,导师都是毫无保留,拼命地带教,恨不得一晚上将自己带教的医生教会。

    这一批三十五岁以下的副高骨干,全部是这种背景下带出来的,跟这些人同期的,在其他医院的医生,有些还在天天拉钩。

    儒雅的苏教授在制定政策时,会反复召集大家商议,将问题一个一个解决。

    一旦政策确定,执行起来,他十分铁血。

    阻挡政策执行的,全部被他铁血手腕扫清。

    苏教授来了,大家立刻起立,苏教授微笑摆手,算是打招呼。

    苏教授在邹教授引导下落座,他一眼扫过,多强壮的队伍呀,全是三十出头的骨干。

    年轻有活力,满怀雄心壮志,这是自己多年来的心血。

    按理,这群年轻人,都是出类拔萃的,尤其前排的五个,精英中的精英,随便一个都可以问鼎金刀奖。

    可是,这一届太特殊,他们都没有机会,不过拉出去锻炼一下,拿个第二名也不错。

    没人比苏教授对这些人看得更准。

    苏教授曾经也坚信,一个外科医生,实践经验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手术,一定要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技术质变。

    几十年来,没有人打破这个客观规律,可是现在,却有这么一个人,打破了这个规律。

    这届金刀奖,无论是帝都、魔都、西部,还是南都附一,都摩拳擦掌,很可惜,大家的机会都不大。

    有些差距不是努力和认真可以弥补的。

    但是苏教授不能说出来,以免打击大家的信心。

    这个奖项的设立,不是为了得奖而得奖,冲击奖项,是为了激励年轻人对职业技能的激情。

    不过,看着自己倾注多年心血培养的雄兵强将,将会全军覆没,难免还是有一丝悲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