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嗯,一百三十二人,比起之前多了六十二人,看来咱们的工作还是挺有成绩的。” 苏咏霖笑了笑,又说道:“可惜啊,还是太少了,不算关中,五百五十二个县,只有一百三十二个被咱们掌握,剩下四百多都不得不用旧官僚旧士绅,咱们的力量还是不够强。” “苏帅,属下以为就算召开科举,咱们也未必怕了他们。” 辛弃疾笑了笑,进言道:“宋金科举,多以儒家经典为考题,诗书礼易春秋等等,待苏帅开科举,可以加入《荀子》,拔高《荀子》在科举考试当中的份量,以此取士。” 苏咏霖看着辛弃疾,露出了笑容。 “幼安,以你所见,我若在科举考试的内容当中加入《荀子》相关篇章,会产生什么影响?士绅会如何看待此事?” “宋国儒生喜好孔孟之说,排斥荀子学说,对荀子多方批判,虽然中原为金国所夺,这样的风气却并未改变,如果我们尊奉荀子,必然会引起儒生们的广泛抗议,引发危机。” 辛弃疾实话实说,这方面,作为传统大士绅、大地主家族出身的他是非常有发言权的。 苏咏霖没说话,看了看田珪子。 田珪子会意。 “有抗议者,必然有追随者,危机危机,危中藏机,有人觉得学说最重要,有人却会认为做官最重要,此举,可分化士人。” 苏咏霖点了点头,又看向了辛弃疾。 “幼安,你觉得是想做官的人多,还是想要坚持理念的人多?” “从《荀子》的角度来说,绝对是想做官的人多,而且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 辛弃疾笑了出来。 苏咏霖和田珪子也笑了出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