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三 我该怎么办?-《启明1158》


    第(2/3)页

    与所得相比,消耗可能非常少,然后金军就又有了攻打城池的底气,这对光复军坚壁清野的战略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还不能排除有人直接投降的可能。

    当然了,这是苏咏霖在战前给他们开会的时候所提出的忧虑之一。

    苏咏霖让他们务必要做好心理准备,一旦被围城,一定要沉着冷静,坚守城墙。

    坚持住,就要胜利。

    记着,我就在你们身后看着你们,无论何时,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一定会来解除你们的围困。

    饶是苏咏霖提前给打了预防针,真的遇到这种危险的时候,还是很考验指挥官的个人能力。

    更何况如果金军只是攻打坞堡夺取物资,反而是小事了。

    没过几天,姜良平和伍安翔才意识到他们面临的到底是什么情况。

    金军没有四面围城,只是从北门正面进攻。

    一群凄凄惨惨的老弱妇孺被全副武装的金军组织列队顶在前面,而金军则躲在这群老弱妇孺的后面,两群不同的人组成了怪异的攻城群体。

    他们的速度不快,甚至可以说是很慢的,缓缓的,缓缓的,像是蜗牛爬一样。

    然而城墙上的光复军守军士卒们完全看傻了,并没有反击的打算。

    百姓和金军混成一团,组成一个怪异的军阵,和重型攻城器械一起向河间城前进。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士兵们看向他们的军官,军官们则把视线投向更高的上级将官,希望可以从河间守将姜良平身上得到指示。

    这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该怎么办?

    这仗,还打吗?

    剧烈的精神冲击动摇着每一个士兵的心。

    他们识了字,有思想,有觉悟,怀着对底层民众最为深切的同情和关怀,将他们视作和自己一样的存在,接受了军民一体的思想。

    怀着如此的思想,他们心中有百姓,断然不可能对百姓出手,相反,保护他们才是职责。

    而现在,这些民众正在和金军一起向他们发起“进攻”。

    该怎么办?

    没人教过他们啊!

    指导员也没有说过类似的内容啊!

    他们慌乱,他们焦躁,他们不知所措,他们迫切需要有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办。

    可是他们不知道,姜良平也很想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

    城防手册里写了这样的内容吗?

    没有。

    苏咏霖讲述从古至今的战争案例时讲过类似的内容吗?

    姜良平搜索着自己的记忆,发现也没有。

    全都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