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笑够了,苏咏霖来到耶律元宜身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耶律元宜。 耶律元宜听了以后也愣了半晌,然后大叫几声,整个身子前扑在地上,像条被太阳暴晒的蚯蚓一样扭来扭去,脸上满是浓浓的悔意和痛恨。 “世上焉有多智近妖之人!上天误我!上天误我!上天误我!!!!” 耶律元宜那个后悔哟。 又是大哭又是嚎叫,最后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像一条死鱼一样瘫在地上。 再怎么后悔,世上也没有后悔药可吃,他已经战败被擒了,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他彻彻底底的失败了。 接着苏咏霖询问他的身份,他也老老实实的交代了。 兵部尚书,先锋军主将,大金重臣,耶律元宜。 苏咏霖有点意外。 又是个耶律,看起来完颜亮是真的很喜欢用汉人和契丹人啊,不仅让他们治理政务,还给掌兵之权,对于一个外族统治者来说,大量任用非本族的官僚带兵,还真是挺难得的。 历代统治者里愿意一定量的任用非本族官僚掌握行政权和军权的,并不多,但凡说出几个都是有名的可以建立一定功业的君主。 比如唐太宗和唐玄宗,比如铁木真,比如黄台吉,都是对用人之术和制衡之术有深入研究的优秀君主,也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立下了功勋。 至于完颜亮…… 嗯,是了,完颜亮大概不是出自自己本心的愿意促进民族融合。 他只是因为篡位登基做皇帝而杀了太多的女真皇族,以至于和女真族人离心离德,不敢相信他们,所以被迫用了汉人和契丹人来稳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这样一想也就想明白了为什么完颜亮大量任用汉人和契丹人,充分吸纳各族精英,最后却惨遭弑杀,成为被后人耻笑的失败者。 如此一想,苏咏霖也有些唏嘘,而后想着想着,忽然想起了耶律成辉来。 耶律成辉是很早就被复活的契丹族高官,而且他一开始是不愿意投降的,苏咏霖考虑到未来可能和契丹人有合作,所以想着留他一条命。 后来苏咏霖在河北大肆发展势力,除了本地汉人投靠他之外,也有一些契丹人、渤海人好奚人渴望得到他的庇护,却不敢与他太主动的接触,生怕遇害。 了解到这部分人的需求之后,苏咏霖再次劝说了耶律成辉,希望他可以做个表率,正式投降,担任一个职位,也好在他和其他族群人等之间搭个桥梁,做个润滑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