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戏思思(二)-《华娱之别样人生》
第(2/3)页
“思思,你是自己去燕京,还是等糖糖拍完以后再去?”
“糖糖的戏还早呢,至少要下个月底才能完吧,我和蔡姐去就行了,只要你没骗我,到了燕京我还能找一菲帮我呢。”
“柳一菲?她帮你?她自己都还一堆事呢,又要装修房子,还要忙着《功夫之王》的路演,哪有时间陪你,你蜜姐好人做到底,去了燕京你联系孟轻舟,我会给他打电话的,放心,不会让你吃亏!”
我蜜姐就是这么四海!
唐仁公司一直都在为刘思思寻找适合她的剧本,但很可惜,现在的电视剧市场,还没到百花齐放,主流的热播剧几乎都是家庭伦理、弯弯的青春剧,以及主旋律的题材;
而刘思思的形象及演技,要想找到契合她自身气质的,只能碰运气。
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的魅力就是它的加工性,一个职业演员,可能一直在追寻的,都是去表演化,做到处处有设计,处处无痕迹,但没有痕迹其实也是设计的一部分。
拍电影是一个系统的事情,是一个比较专业的事情,它不是一腔热血,头脑发热,做出的不可持续的判断。
演员其实有非常多专业的方法去帮助自己成为那个角色,不像大家理解的那样,最好的演出总是“本色演出”,把不本色变成本色的,才是更好的。
因为更多的观众没有机会了解演员本人,而是通过你的角色去认识你,但是你的角色只是你工作的一部分,不代表你就是那样的人。
影视从业者看到的横截面跟观众看到的未必一致,所以观众评判上的合不合适,往往是从已知的结果去评价的,那个结果未必不是演员通过表演方法取得的一个结果。
每一个导演都想为自己的作品,找到一个适合的演员,能够减轻很多创作上的负担,但如果说让一个演员去找到一个合适的角色,那就只能说明这位演员的能力太狭窄了。
演员应该是个橡皮泥,就是说它的形状完全取决于谁来捏,你可以把它捏成一头小鹿的形状,也可以捏成一条蛇,一只兔子,又或者一头狮子,那是因为不同的创作者让它有了不同的形状。
从生态的角度来讲,演员也是创作链上比较被动的存在,主动去找到一个适合角色的机会,并不多。
刘思思可是一直在猜测杨蜜和孟轻舟的关系,现在听她说的这么自然,显然不是普通朋友,
“蜜蜜,你和孟导关系很好吗?”
小狐似笑非笑的看着刘思思,白嫩的小手把胸前的秀发捋到身后,“想问我是不是孟轻舟的女朋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