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业内人眼中的《月球》-《华娱之别样人生》


    第(2/3)页

    第二天武汉,老套路,新说辞,不过参与的人数要比长沙多一些。

    连续两天,《月球》的票房都在1600万以上,中影的韩董特地给孟轻舟打了电话,表示祝贺。

    《月球》的影评也逐一出炉,几乎都是正面评价,毕竟从文青的角度,这也能称得上伦理片,探讨的主题不仅仅是克隆人的命运。

    国内的独立影评人,出现的时间很早,但专业性一直到后来都是被诟病的,尤其是在导演圈子里,对影评人的评价向来不高。

    姜闻曾经就说过:“影评人评电影就像太监谈做ai!”

    好歹做过娱乐版块的编辑,对那些影评人的节操,孟轻舟知之甚详。

    影评相对来说是门槛最低的。

    但门槛再低,也得有个基本素养。浅显点说,独立影评人的作用,至少有两点;

    推荐大众忽略的“冷门”佳片。从影史和艺术价值角度衡量一部电影,让市场表现不佳的好电影能获得更多的关注,让真正有价值的影片被更多的人了解。

    做电影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桥梁,观众在观影中的种种疑惑,可以在影评人的优秀影评中找到答案。

    在孟轻舟看来,做影评人,不可欠缺的有三点;

    经过训练且独立的审美能力;

    对电影史上的经典如数家珍,了如指掌;

    通俗而不低俗的流畅文笔。

    电影评论是很私人化的东西,不能说跟大多数说法一致是客观,也不能说大多数相反是客观的。

    甚至有的人写影评,是他看完了一部电影,想到了另外自己的亲身经历,于是把它写出来,这种感受也是影评的一种。

    万重山请没请影评枪手,孟轻舟不清楚,他也不关心,从目前的评论来看,《月球》的质量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星周刊最新一期网络版,很快就更新了《月球》的影评专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