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明明是我先来的(万字大章)-《我在诸天万界都有身份》


    第(2/3)页

    李易说完默默轻叹,语气似乎很是落寞。

    “无论你信或者不信,只要你愿意,过上几天整个京都都会知道我已经投靠你这件事情。”

    他说完转过头去,似乎对于李承泽的不相信很不开心。

    “那多谢先生。”李承泽很开心笑得很高兴,不知道是真的很开心,还是装的。

    原本以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理解自己,可没有想到今天就碰见一个。

    对方不仅愿意理解自己,还愿意不惜一切代价的支持自己。

    这世上恐怕没有什么事比这能能更让他高兴。

    李承泽想要笑,想要开怀大笑。于是他便笑了,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多长时间没有像今天一样这么开心。

    真的是很高兴,有了李易的支持,自己再也不用担心。

    凭他的实力,哪怕自己登不上皇位,也肯定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危。

    更重要的是自己母亲的安危,李承泽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性命,可他不能不在乎自己母亲。

    “谢谢你。”李承泽紧紧抱住李易,脸上的笑容已经控制不住了。

    “先松手,先松手。”李易略带些恶寒的将李承泽推开。

    要说单纯的拥抱也就算了,抱的这么紧,他眼睛中还闪烁着泪光,这属实有些不正常。

    更重要的是他自认为和李承泽的关系还没这么亲密,所以对于和他的零距离接触有些不习惯。

    要是换成石昊他倒是无所谓,两个人别说搂搂抱抱,躺在一张床上都睡过好几回。

    “既然如此,那我有些事情先走了。明天再来。”李承泽很兴奋,他想把这件事情和自己的母亲分享。

    不是和自己的母亲分享以投靠这件事情,只是和她单纯的分享喜悦,分享自己找到一个知己这件事。

    李易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看李承泽蹦蹦跳跳地离开,直到走到院门前略带些嚣张的甩了一下脑袋。

    回头遥望露出一个自以为很帅的笑容,然后离开。

    李易看着他,陷入沉思,自己是不是说的太多,将这个孩子给忽悠傻了。

    他并不知道李承泽前些年的人生是怎样,每天活在压抑与孤独中,心中有什么话也不能和别人诉说。

    整天都很不安,担心自己或许哪一天就会死掉,不仅是自己连自己的母亲都要和自己一起死。

    而现在确定,李易真的可能想要帮他。

    于是身上的重担全部卸掉,整个人陡然轻松起来。

    这种轻松的感觉,让他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和习惯,所以显得过于兴奋。

    许多年的担子,这个时候猛然轻松一些,就足够他狂喜和开心。

    最重要的一点是能活下去,自己母亲和自己都能活下去。

    在接下来的几天,几乎是整个京都的所有人都知道。

    李易投靠了当今的二殿下,一时间原本不少在骑墙的文武官员心思也都活络起来。

    李易投靠谁对于他们来说起了一个风向标的作用,毕竟大宗师既然选择了李承泽。

    那么李承泽虽然不是太子,但未来登上皇位的概率都要大大提升。

    李承乾在这段时间则没有什么太过于出挑的表现,只是单纯履行自己的职责。

    似乎不急不慢,没有任何意外。

    也是因为他这样的不作为,反而使得原本就是在观望的人投向李承泽。

    李承泽则是没有任何顾忌的在朝堂建立自己的势力,拉拢官员。

    庆帝自然也注意到这个迹象,心中对于李易更加不喜。

    不过他并没有表态,本身李承泽就是他给李承乾设置的磨刀石,这个磨刀石越结实越好。

    如果李承乾能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解决李承泽。

    那么说明他就应该登上皇位,同样的道理,如果李承泽能够解决李承乾,他也能登上皇位。

    庆帝不在乎登上皇位的是谁,他只在乎接任皇帝位置的人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皇帝。

    在这段时间内,庄墨韩失踪的余波也逐渐发酵起来。

    南京和北齐的距离虽然远,可这么长的时间也足够情报传递出去。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本身就很难遮掩,庄墨韩的许多学生在北齐也是位高权重。

    他在南庆失踪这件事情自然瞒不了他们,于是乎,整个北齐大多数士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顿时间民情激愤,无数士子官员请战。

    当然大多数都是一些文官,让他们嘴上喊喊还行,真的要说去打仗,他们根本不会去。

    因此在北齐皇帝太后和武官一派的联合压制下,战争的苗头还能制止住。

    就算是这样,人心也已经散乱不少。

    和谈依旧进行,北齐用言冰云换回肖恩和司理理。

    范闲则被委派出使,带着肖恩和司理理到北齐,然后换回言冰云。

    ………………

    秋风萧瑟之际,李易驾着马车,在城外等待。

    这一趟虽然没有任何人委派他一同去出使北齐,李易就是决定自己去。

    庆帝就算知道也没有用,他又管不了自己。

    而且对于自己的离开,他或许还会很高兴。

    毕竟一位能够斩杀其他的大宗师的大宗师待在京都,对于他来说可以说是如鲠在喉。

    尤其是之前受了很严重的伤,现在虽然伤势恢复,可他对李易仍旧就是非常忌惮。

    “这次去北齐我一路上不能陪同,你千万小心。”李承泽拍拍李易的肩膀,话说的十分情真意切。

    这段时间以来,两人的关系相处到真还算不错。

    起码他认为和李易相处的算是相当不错。

    “你放心,以我的实力,哪怕是去北齐也不会有什么事。”李易笑着道。

    那边范闲也在和他们家的人告别,当然并没有多么伤感。

    都清楚这次去北齐一路上有李易陪同,不可能碰见任何危险,毕竟这可是大宗师亲自陪同。

    相当于有一位大宗师护卫,根本不需要担心任何事情。

    范建也没有给范闲派任何护卫,因为有李易陪同。如果有出现李易都无法解决的事情,他派再多的护卫也没有。

    “虽有大宗师一路陪同,但这场去千万小心。”范建开口道。

    没有办法,哪怕是知道不会出什么事没有问题,可做父亲的怎么可能不担心。

    范闲默默点头表示知道。

    “你可千万一定要小心,红楼你还没给我写完呢,可不能出什么事。”范思辙同样开口。

    ………………

    “快些走吧!”范建挥挥手算是告别。

    范闲沉默的点点头,李易则是不急不慢的坐上马车混在使团里面。

    在他旁边坐的不是别人,就是肖恩。

    只不过肖恩看着他不说话也不言语,仿佛一具活着的尸体。

    李易就坐在他身边,他对于肖恩身上的秘密也相当感兴趣,他可是活着从神庙回来。

    自己只知道神庙在北齐最北边,还要再往北的地方。那个地方是地球的最北处,俗称北极。

    但北极这么大,神庙究竟在哪里!如何确定方位以及地图还是要靠肖恩。

    当然也不是没有别人知道,比如说叶轻眉可惜的是她已经死了。

    又比如说五竹,当初它也是从神庙出来的机器人。

    问题在于后来硬盘好像烧坏了,记忆一直缺失,不怎么清楚。

    所以这个世界上现在只有一个人掌握这个秘密,就是肖恩。

    随着马车渐渐远离庆都,坐在马车上的李易也缓缓开口,“肖恩,你当年被陈萍萍抓住之后,就一直关在地牢里。

    许多年未见天日,今天看见阳光感觉如何?”

    “你猜。”肖恩略有些艰难的吐出两个字,很多年没有和人说过话,没有和人进行过交流。

    偶尔只有陈萍萍和他说几句话,所以这些年下来,他几乎都已经忘记该怎么说话。

    李易笑了笑,并没有因为肖恩的态度而生气。

    “整个天下据说你是唯一一个从神庙出来的人。

    当年你究竟在神庙看到了什么?或者说神庙究竟在北齐多北之处?”

    他的话说完,肖恩的表情果然有了变化,知道自己是从神庙回来的人不多,而且几乎全部都北齐。

    南庆最多可能有三个人知道,一个是叶流云,一个是庆帝,额外再加一个陈萍萍。

    李易看上去这么年轻,为何会知道这种事情,难不成是陈萍萍告诉他的。

    不对呀,陈萍萍就算知道应该也不会告诉他。

    “我确实是从那里回来的,那又怎样?你认为我会把这种事情说出来吗?”

    肖恩说话依旧很是生涩,不过看得出来在慢慢的变好,或许再过上几天就能正常的与他人对话。

    “我知道你认为这个秘密是现在自己唯一能活下去的原因,也是因为这样北齐的人才要把你换回去。

    但你只有说出这个秘密才能活着回去。你要是不说出这个秘密,就只有死路一条。”

    “你认为我会相信你吗?”肖恩反驳道。

    “我知道你不信,现在我说什么你都会以为我在骗你,实话告诉,叶流云死了,我杀的。”

    李易话说的很淡然,肖恩听到后脸上的表情猛然一变,叶流云怎么会死。

    他可是四大宗师之一,天下除了其他的几位宗师,没人能杀他。

    就算想要杀他,也得好几位宗师合力,才有可能杀死另一位大宗师。

    这几乎已经是钢铁一样的法则,可李易真的杀了他!

    “你可以信,你也可以不信。我只想知道什么样的具体方位,不必多么清楚。你告诉我,你才有可能活着回到北齐。”

    李易说着用真气割开他身上的锁链,丢出纸笔,“你自己想明白一点。”

    说完离开马车伸了个懒腰,关肖恩的马车有些太小了,呆在里面都让人感觉到憋屈。

    而且肖恩这么多年关在地牢里,身上早都臭气轰天。

    不要说和他呆在一个马车,就算是在他马车旁边三五米的地方,都让人感到难以忍耐。

    别的不管再往前走,前面要是有驿站,得先想办法给肖恩洗洗澡。

    不然的话,接下来他们的旅途还是要和这个臭气冲天的人作伴。

    李易走出马车,招来一阵清风,吹走自己身上残留的味道。

    路途是很无聊的事情,肖恩坐在马车里,看着手中的纸与笔在沉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