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书报亭-《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第(2/3)页
从85年以后,也就是到了八十年代的中后期,个体经济发展迅猛,人们的观念才逐渐有了改变。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开始给附着在户口本上的各种限制松绑。
1985年元旦,国家的一号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也就意味着长期被包括粮票在内的各种票证捆绑的城镇居民,在就业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粮食及副食品的逐步放开,制约人员流动的关键因素也就会慢慢消失,所以个体经济才能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活跃起来......
1985年,是整个八十年代很重要的年份。当然,随着各种政策的宽松,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物价从85年底、86年初开始,也随之出现了改开之后的第一次上扬。
听完萧白的话,薛刚放下酒杯叹了一口气:“我和你满姨其实也想过做点小生意,可一来呢,不知道干点啥能赚钱,二来呢,我们也拿不出多少本钱......”
薛刚并没有因为萧白的年纪小就轻视人家,二姐的这个儿子,从小就有主见,又是从大城市出来的,读书还读得好,薛刚和梁玉琪一直都把他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对待。
小姨没有拦着薛刚,任由他把话说完,她其实也想听听外甥崽有什么高见。
萧白微微一笑,心说,这点事可难不倒自个儿。别说做点小生意,就是帮小姨快速致富,也不过就是一两年的事情。
做生意嘛,需要考虑的无非就是“投入产出”的问题,中间的差价就是利润。
小到一个个体商贩,大到一家大型商贸集团,都不例外。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究竟选什么项目,如何具体经营......等等,不仅考验人的智慧,更考验人的眼光。
但这些对于某大佬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
“满姨,满姨夫,我觉得眼下可以考虑搞个书报亭。对于有些人来说,饭可以少吃一顿,书却不能不看。我今天去电影院那边转了转,几家小书摊租书的生意很红火,想必书刊杂志也不愁卖。”
萧白没办法讲得太透,他有印象,八十年代是书刊杂志的黄金岁月。只要你真的入了行,赚起钱来和印钞票差不多。
当然,一个小小的书报亭是无法担此重任的。这个项目只是为了让小姨他们练练手,如果经营的不是太差,萧白未来还会鼓动他们走出小县城,去面对更广阔的舞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