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62比43 19分的差距,又到了一个临界点。 15分之外,已经是巨大劣势。 如果分差超过20分呢?放到任何时代都是大败的征兆。 接下来的一次换防中,韦夏的防守让吉诺比利寸步难行。 阿根廷人想用个人能力突破,可韦夏每一次都能提前一步拦截在路口,让他的目的落空。 吉诺比利无法完成突破,其他几个点还跑不出机会。 马刺的战术断了! 当韦夏把吉诺比利的球破坏,让他只能抱着球在三分线外一步的位置等待队友接应,马刺球迷无不心碎。 如果马刺无法打出他们引以为傲的团队进攻,就无法战胜这支强大的76人。 而且他们已经落后19分,进攻端每一次出错都伴随着分差被扩大的风险。 最终,吉诺比利的传球出现失误。 76人的防守密不透风,纳什接到队友传来的球被帕克犯规。 这名与马刺纠缠了6年的两届MVP,到了下场的时候。 他的体力明显见底,76人打这么快的节奏,他撑不了几分钟。 隆多顶替了他。 马刺因此松了口气。 纳什在场的话,76人五个点都能投三分,谁也不能放,现在隆多来了,他们可以采用放空隆多包夹其他人的方法。 这种防守建立在隆多投不进三分的基础上。 隆多的射术比凯尔特人时期好了不少,虽然经常让对手的放空战术得逞,但现在76人领先了19分。 他得到空位的时候,可以不带任何负担的出手。 看他出手三分,韦夏不由说:“这球进了。” 果然——唰! 那个让局面失控的进球,被隆多投进了。 65比43 76人的进攻仿佛是无法被中断的,谁来出手都能投进,每个人的状态都好到不可思议。 22分的差距,让人胆颤,而第二节才过去七分钟,76人却砍下了65分。 难道他们会像第一节那样,再来一波可怕的单节40+? 马刺还是看邓肯,现在不是顺境,也不是逆境,而是绝境。 邓肯背身单打,突然来了个年轻时经常打出的四十五度角打板。 两分到手,这是个人能力。 如果马刺突然让邓肯这么打,如果一向团队的马刺忽然让球员发挥个人能力,说明他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可是,他们的对手,拥有个人能力最强的球员,却忽然玩起了战术。 球从左侧转移到右侧,韦夏突破,分球,弧顶处,被放空的是奥多姆。 他架着左手,投出了弧顶三分。 “唰!” “马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模样,他们所面对的76人,却不依赖某一名球的发挥。” “没错,他们所面对的是一整支球队。” 范甘迪重复这句话话语,虽然,距离比赛结束还很远,但如此局势,已经注定了这场比赛的结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