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构筑军队-《兵道争锋》


    第(2/3)页

    是把我们曾经承受的大秦暴行,在重新释放给曾经如同我们一样的百姓。

    继续剥削他们,继续走着如同轮回般的道路吗!

    你们可还记得当初是怎么说的!”

    “我记得我说的是,李老大,那您说我们应该怎么办!”郭七此刻弱弱回答道。

    “……”李适原本的万丈豪情,不知怎么的被郭七一句话压了下去,不由挥挥手,道:

    “我们是为了让我们一样活不下去的人,将来不要再像我们这般因为活不下去而奋斗!”

    陈云、朱明、李归、郭七、钱到等人听到李适的话,忍不住抬头挺胸感觉老大特伟大。

    李适继续说道:“所以,我们要始终记得我们是农民。

    我们从农民成为如今的王侯将相,那是从农民之中来,现在我们成为王侯将相更是要为农民而奋斗,那是要到农民中去!

    所以接下来第一件事情,便是红衣军进行裁军,红衣军规模我大概会维持在五万人,但预备役人数,我会维持在二十万人。

    预备役除了半天训练,还会进行军屯,另外如果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需要出动预备役前去救助民众,而这个也是算军功的!”

    “五万人是不是太少了!”朱明此刻站出来,带着几分不甘心的说道。

    “五万人是野战部队,实际上整个曙光体系是二十五万人才对!”李适道。

    在李适判断,曙光体系是属于起义军反抗才诞生的体系。

    随着进入到政权稳定的时代,尤其上层不再体量下层,甚至这种上升渠道被斩断,曙光体系会自然而然的瓦解。

    除非曙光体系随着社会的演变,成为新的心灵归宿的寄托,比如守护华夏的庇护体系,比如心向光明的圣光,否则曙光体系肯定会随着乱世平定而慢慢萎缩。

    不过倒也没有必要人为的曙光体系终结而伤心,因为只要曙光体系还存在,同样也说明华夏大地终究还有苦难的农民,更缺少一条让人们能够稳定向上的上升渠道。

    “陈云,以后红衣军体系,战时便交给你来统帅,除我以外,你作为曙光体系的创造者,应该是唯一能够把红衣军发挥到极致的人!”李适对陈云道。

    “尊王旨意!”陈云听到李适的话单膝跪地对李适抱拳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