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郑氏一听,心里不由失望,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我就说呢,原来嫂子不声不响的就相好了啊!行的,那到时候定亲下聘的别忘了招呼一下。” 因着作坊的关系,再加上还有村长这一层,是以现下他们蒋家同老许家也是走得近的,凡是有个事的,那都是要上门走动的。 周氏点点头,应了下来。 热闹又继续聊叨起来,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村长儿媳朱氏这里来了。 “大平家的,你家承祖快十七了吧?啥时候办喜事啊?” 朱氏笑笑,“不急不急,我娘家那头也说好了的,等明年承祖下场考试了再说。” 蒋承祖早就跟舅舅家的表妹定了亲的,这事村里人都晓得。 一听这话,问话的东奎嫂子便好奇道:“先头不是说今年二月就下场的吗?咋没去咧?倒是见承祖都在家看书,也没往县里书院去读了。” “这不是他爹现下在许家食肆里当掌柜的嘛,我也在作坊里做工,县里的房子也没租了,他一个人去咱家也不放心,左右书本上的他都学得差不多的,本也就是打算下场的,但他胆子小,就想再稳一年,现下成天在家里看书,倒也清净。”朱氏笑着答着。 实则因为上次公爹大寿南山脚下贺家送来的贺礼,儿子说不好被别人知晓,所以便不去书院了,就在家里看那本书,也是有他们夫妻都不去县城了的这个原因,但只得一半罢了。 众人一听,本是好奇这个的都解了惑,也就不多问了,说说笑笑的就扯到了别的事上去。 如今村里热闹事多,这家定亲的,那家办喜酒的,说不完的热闹,吃不完的喜酒。 第(3/3)页